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ID:2301937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导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欣赏本篇文章课程和地方专业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为广大学生们写作毕业论文是提供参考帮助。口山东省德州学院张士献李永平【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以及地方院校应用型人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了课程规范化建设.地方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应厘清概念,抓住重点,实现课程信息化和课程资源共享,服务于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人培养质量.【关键词】地方院校课程规范化【文献编码】d01:10。3969/j.issn。04509889(C).2010。11。008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而课程

2、规范化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中心环节,其建设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大批地方高校迅速成长起来,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课程不断增加,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学校规模的扩张,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及时启动新一轮课程规范化建设,搭建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和人培养需要的课程框架,保证学校持续发展.一、地方高校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重点地方高校进行课程规范化建设十分必要,原于:首先,地方本科院校经过近10年的发展,逐步由原来的单科性学校向多学科综合大学迈进,本篇简谈地方本科院校

3、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选题新学科和新专业的不断产生,带来了课程设置的混乱,很多专业开设课程的学期、学分数、课程性质、课程名称等不能有机统一,给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高等院校人培养模式也经历了大的变革,地方院校应用型人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适应人培养模式改革,地方院校课程设置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有待于规范.最后,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引起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对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也都产生了深入影响,需要制定新的课程规范.地方院校

4、新一轮课程规范化建设,除按课程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多媒体课件、考试大纲等外形式要件对课程进行规范统一外,重点应对课程内容是否适应新的人培养目标需要,学分学时、教学进程是否合理、考试考核是否适当等进行重新规范,对课程信息化建设、开放性课程建设及核心课程建设作出规范要求.二、地方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原则(一)统一性和分层性原则地方院校实施课程规范化建设应遵循统一性和分层性相统一的原则.学校负责制定全校性的课程规范化建设统一要求,制定统一的外形式上的格式文本文件,明确课程规范化建设最基本的要素,确立课程规范化的基本规范等.课程规范化建设的管

5、理文件应针对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项内容提出较为详细的建设要求,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规范化建设评价标准,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价.课程规范化建设规范的制定还应具有层次性,学校基本规范的框架内,教学单位根据专业实际制定细化的课程规范,整理编制课程加以实施.教学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规范化课程信息化平台对课程规范化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及时收集、处理和反馈环节信息.(二)协调性和优化性原则地方院校实施课程规范的建设应遵循协调性和优化性原则,一方面,应协调课程建设系统内外的关系.课程建设的内部系统主要包括师资队

6、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内部要素间的关系,能使们相互促进,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另一方面,应从宏观上做课程建设规划,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避免一课程的重复建设.(三)稳定性和发展性原则课程规范化建设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计划、实施、反馈、改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创新过程中追求最优化的良性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中,课程管理者应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课程改革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以及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课程建设规范中融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和优化建设规范.改革和完善过程巾

7、,应保持相对的稳定,分阶段对课程规范进行修正,切忌朝令夕改.三、地方院校课程规范化建设实践与措施(一)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地方院校实施课程规范化建设应举全校力,建立以分管校长为领导,以教务处为职能管理部门,以教学单位为具体负责主体,以本科专业教师、实验实习教师为具体责任人,部门积极配合的课程规范化建设组织体系.应一定的体制框架内,明确职责分工.教务处负责制定全校性的课程规范化建设统一要求,指导、协调教学单位的课程规范化建设工作,制定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进度,组织专家进行合格验收,学校层面上为教学单位课程规范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学单位负责督促、

8、检查、指导本单位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工作,组织课程和地方开题报告论文提纲初评、推报与整改课程负责人负责管理和维护课程,主持本门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实习实践计划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