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

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

ID:2302385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_第1页
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_第2页
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_第3页
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_第4页
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本科生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目前,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将以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本科生参与科研过程面对的理由和困境,结合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分析理由,进而提出推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本

2、科生导师制  一、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理由  本次调查问卷以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6份,有效率达71.7%。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从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等X站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了解到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目前在参与科研方面的目前状况与理由: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率不高。本次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本科期间最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比例达73.4%,仅有18.7%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科研能力。由此反映同学们对待科研在意识上不够重视,更多地想锻炼实务

3、能力。虽然在调查问卷后面,84%的人认为科研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从实际参与来看,59.7%没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科研项目,有25.7%仅参加过校级科研项目,结合本次调研对象多为大三、大四高年级同学,可见我校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性不高,参与率较低。  (二)学校关于科研的宣传力度不够,渠道单一,相关培训缺乏。调查表明,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遇到最大困难是资料匮乏,占42.2%比例,可我校作为法学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法学资料丰富而详实。另外,当同学遇到感兴趣理由时,63.6%是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同学一方面觉得

4、资料匮乏,另一方面遇到理由又首先想查资料,可见学生对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策略欠缺,撰写文献综述能力培养较少,可见学生科研的相关培训应加强。  (三)师生互动频率不高,本科导师制作用发挥不大。调查显示,本科生与导师见面次数较少,一学期见面一次比例有37%,33.3%同学选择见面2到3次,另外,本科生导师指导方式也是多为召集其他同学一起开会。然而有51.7%同学在参与科研的必要条件里选择有专门老师指导,60.5%同学选择需要导师在学习上多指导,可见同学们对老师的指导主观愿望强烈,但由于种种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与方法论

5、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理由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  (四)科研项目参与少,级别低,缺乏整体层面培养体系设计。  二、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理由的理由分析  (一)客观条件方面  1、本科生教育大众化趋势同科研精细化要求间的冲突。从2002年开始的扩招,使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本科生总量不再稀缺。因此在就业压力面前,不继续深造的同学越来越倾向于花费较少的时间用在科研项目上,去提高毕业论文的专业性。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存在着数量增加而质量下降的趋势。  2、对本科生导师要求过高与实际不符

6、。本科生教师自己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而无暇顾及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同学生交流相对较少,学生也面对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压力,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指导。因此合理创新激励机制,考虑到老师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老师参与进来,将教学任务适当减轻或与之结合等改善措施很有必要。  (二)主观条件方面  1、学生对科研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更多的侧重在锻炼实践能力,对科研研究有着很强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认为那是本科生所不能及的事情。可是在本科期间除了有限的实习机会外,科研活动也是锻炼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7、 2、科研过程中过于依赖老师,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未充分体现。调查中显示学生在科研的条件里更多的侧重在依赖老师的指导,选题对很多人来说便是申请课题的第一道关卡。自己有大型研究项目老师,通常会把子课题某个研究点分给学生作为申报项目,导致学生申报项目变成学生分担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组长一人负担起全部的职责,其他成员难于调动起来,有些成员只是挂名而已,失去探究小组组建的作用。  三、推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改善措施  (一)加大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高等学校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

8、种媒介渠道进行全校性的宣传推广,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参与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师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营造创新文化。学校和学院可以通过学术讲座、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教授学生基本的科研策略和技能,并提前了解参与科研的注意事项。  (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科研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本科生入学开始进行系统的培养,大一多进行文献搜集与整理的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