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ID:23031567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3

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媒体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教育模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理由,直至达到“基础”课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新媒体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整体性设计  1.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基础”课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师选择性运用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新媒体技术,以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

2、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心理意识带来了深刻影响,根据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知识途径发生的新变化,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基础”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对于推进“基础”课教学范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运用价值  1672-9749(2012)06-0045-03  新媒体主要指依托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X络技术以及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及相关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以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极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给

3、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心理意识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多媒体和X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从而“切实改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策略。”[1]当前,根据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知识途径发生的新变化,运用X络新媒体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能够通过高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平等自由的互动方式、形象逼真的情境模拟,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基础”课教学的有机结合。这对于推进“基础”课教学范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

4、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作用。  一、新媒体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基础”课教学旨在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观念,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这一过程遵循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过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将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再运用理性认识指导行为活动,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基础”课教学所依循的教材纲本是举全国之力对人类社会中纷繁复杂的道德和法律现象所作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对于大学生而言,这属于高度凝练的间

5、接知识和经验,并没有经过亲身体验和直接感受,不易被学生完全接受或消化吸收。新媒体能够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综合多元的表现形式展示社会道德和法律现象,为学生提供大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拓展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新媒体可以使师生间双向互动的场域延伸至广阔的X络空间,使学生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空间中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道德和法律现象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知,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  2.教育传播学对新媒体应用的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6、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研究  教育传播学认为,教学媒体可以通过情境的设置,运用不同符号刺激受传者不同的感官,承载、储存并传递信息。以互联X和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是一种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2]基于新媒体的教学可以拓展人的感觉器官,帮助学生在人机交互的实践活动中自主构建较为合理的道德和法律知识体系,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创设的学习过程;把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变为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在主动

7、参与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理由,直至达到“基础”课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新媒体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整体性设计  1.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基础”课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师选择性运用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新媒体技术,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内容主线,在X络空间开展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间双向互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同时引领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践行道德和法律认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设计的基本原则  (1)紧扣时代发展要求新媒体在“基础”课教学应用中,无论教学内容的确定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