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ID:23032715

大小:127.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1-03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宏观分析:(一)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本单元:本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五个模块中唯一一个文艺评论、随笔单元,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任。本单元的教学功能是“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目标有明确阐释。文学鉴赏的目的和态度:“学习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文学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

2、验和思考。”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咬文嚼字》总的思想就是:文学鉴赏和创作要有正确的态度,“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这是具体落实课标的目的态度要求。《说“木叶”》感受意象,品味语言,是落实鉴赏能力要求的示范。《谈中国诗》从比较文学的视野谈中国诗歌的特征,探究中西审美异同,旨在体现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本单元是打通必修和选修学习的综合性单元,可以勾前联后,从炼字、意象、诗歌表达技巧及风格等方面指导必修和选修的诗歌鉴赏。对诗歌语言、形象、表达

3、技巧、思想感情的鉴赏有着全面的、综合性的引领。2.教学目标与课后练习是对必修教材的总结和提升各课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的设计,都紧扣单元教学重点,也是对学生学法的有效引导,要用它来带动学生学习,要注重启发性,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研讨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落实读与写结合,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鉴赏片段。学以致用,学生才有兴趣。比如,学《咬文嚼字》从自己作文中找“套板效应”的例子(如结尾表决心,中间举例子);学《说“木叶”》自选意象写赏析;学《谈中国诗》让学生比较赏析普希

4、金的《致大海》和曹操的《观沧海》等。二、本单元在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摸索总结文艺评论、随笔的阅读方法与策略。2.分析梳理选文,打通篇与篇的内在联系,尽力发现其在内容上、语文知识点上贯通的关键点。在贯通的关键点上进行教学突破。(1)在内容上,三篇选文都谈论如何鉴赏诗歌,是指导学生鉴赏实践的典范。《咬文嚼字》举例一半是诗歌鉴赏的例子,《说“木叶”》《谈中国诗》全文是诗歌鉴赏,串联起来,三篇文章分别从炼字、意象、诗歌风格三个角度谈论如何鉴赏诗歌,说理深入浅出。(2)在知识点上,三篇文章的焦点——诗歌语言的暗

5、示性。《咬文嚼字》6、7两段谈到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说“木叶”》全文比较列举与“木叶”相关的几个意象,深入浅出地阐释诗歌本质特征之一——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谈中国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更高地概括了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的诗歌鉴赏理论高度有所提升。三、学情与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学情分析 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学评论单元,而且都是名家所作。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有条件从感性

6、到理性,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这个单元,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谈中国诗》一文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不少内容深邃,牵涉一些理论问题,这将给学生阅读带来不少困难。2.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单元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艺随笔,进行审美探究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由课程和教材分析得出:本单元教学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文艺随笔的阅读方法,这也是难点。四、单元教学目标: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

7、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五、课时安排建议(6课时):《咬文嚼字》2课时《说“木叶”》2课时《谈中国诗》2课时六、教学方法与策略:1.把握脉络,步骤阅读法:文艺随笔列举的材料纷繁庞杂,阅读时必须抓住核心概念、核心判断、核心推理,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做好梳理,尽

8、量探寻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感情发展的脉络。研读文章,可从文章题目入手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步骤阅读方法具体点拨:第一,泛读。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于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第二,做标记。标记的内容有:标段落、标句子、标词语。标句子是指标注中心句、关联句、过渡句(或段)。中心句所在的位置常常是段首或段尾。关联句要重点关注因果句(具有概括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