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

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

ID:23070581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3

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_第1页
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_第2页
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_第3页
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_第4页
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_第5页
资源描述:

《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刘曙杰杨竹玉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青岛266109[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CP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左卡尼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45/50)明显比对照组72.0%(36/50)高(P<0.05),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

2、05),CPR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联合抗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IL-6、TNF-α、CPR等炎性指标。[.jyqkmHg、2.8~6.99mmol/L、3.9~7.59mmol/L;将合并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1]。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45~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12.3)岁;持续胸痛到发病的时间在10~24h之间,平均为(11.6±10.2)h;溶栓时间在3~6h之间,平均为(4.5±0.5)h。在梗死部

3、位方面,28例患者在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3例患者在下后壁,9例患者在高侧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44~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4±12.2)岁;持续胸痛到发病的时间在11~23h之间,平均为(10.4±10.0)h;溶栓时间在4~7h之间,平均为(4.9±0.6)h。在梗死部位方面,30例患者在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2例患者在下后壁,8例患者在高侧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持续胸痛到发病时间、溶栓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治疗方法入院后督促两组患者卧床休息,多吃低盐低脂食物,限制摄入水液

4、量,对其血压和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让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给予其静脉滴注10mg硝酸甘油+200mL0.9%氯化钠溶液。如果患者合并了心衰,则给予其静脉注射0.2mg西地兰[2]。然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给予本组患者脐旁皮下注射5000IU低分子肝素钠+300mg/d阿司匹林+50mg/d噻氯吡啶,2次/d,10d为1个疗程;给予观察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左卡尼汀治疗,给予本组患者脐旁皮下注射5000IU低分子肝素钠+300mg/d阿司匹林+50mg/d噻氯吡啶+常州兰陵药业公司生产的批号为H20000543的5mL左卡尼汀+100mL5%葡萄糖注

5、射液,1次/d,10d为1个疗程[3]。1.2.2检测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IL-6、TNF-α进行测定,运用免疫透射散射浊度法对CPR进行测定[4]。1.3疗效评定标准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减少了至少75%,心功能改善了至少2级,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减少了50%~70%,心功能改善了1级,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减少或增加了50%以下,心功能改善了1级以下,则评定为无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

6、作次数增加了至少50%,则评定为恶化[5]。1.4统计学处理分别用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然后分别用χ2和t检验组间比较。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检验水准α=0.05。2结果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45/50)明显比对照组72.0%(36/50)高(P<0.05)。具体见表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TNF-α、CPR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CPR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比对照

7、组低(P<0.05),CPR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见表2。3讨论心肌梗死属于一种心血管疾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临床极为常见,患者通常具有较为严重的病情、较快的病情变化速度及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栓治疗能够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从而促进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的极大降低[6-10]。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