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

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

ID:23078997

大小:59.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3

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_第1页
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_第2页
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_第3页
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_第4页
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中国贫困现状的对策分析【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

2、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关键词】贫困现状;对策分析;积极性一、宏观

3、反贫困布局1.制订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西部各省的贫困问题与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紧密相关,因此,从宏观上讲,必须在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战略中,解决西部各省区的反贫困任务。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仅靠市场自由调节不仅不能缩小地区差别,而且会使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必须靠中央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及地方政府的发展部署。由于地区间的利益冲突是尖锐的。因此,中央政府在缩小地区差距中的宏观调控是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中央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是:第一,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为促进东西合作并取得实质性成效

4、提供组织保证。第二,制定好有利于东西合作的有关政策和重大措施,如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政策目标和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加工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合理的价格政策,特别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的合理比价;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在中央和西部地区建立欠发达地区的开发管理机构和金融援助机构;实行区域政策法律化,等等。第三,为东西合作创造较好的环境。主要有:支援西部地区建设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农业、水利等基础产业,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为东西合作

5、创造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第四,中央相关部门要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直接参与东西合作,一些产业部门也可以合作中一方的身份直接参与某些合作项目,既是投资者,又可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向西部地区流动。1.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第一,增加中央政府的扶贫投入。根据国际经验,反贫困资金至少应占GDP的1.5%,我国一些学者通过调查估测:解决贫困人口的最小人均资金投入在1500元一2000元之间,根据上述估测,一些学者认为,到2000年,年扶贫资金总缺口为71亿元,人均缺口49

6、3元。他们认为扶贫投资的最低临界点是217亿元。因此,在目前,尤其是中西部脱贫难度大的区域,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就是加大中央政府的扶贫资金投入的力度。第二,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安排产业布局和资金投放时,应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第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第四,开展好东西部省市间的互助和富省帮穷省,富县帮穷县的活动。1.增加贫困地区参与中央决策的机会,充分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意见。应当使中央政府的投资更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增加其对地方公共服务的责任和事权。在反贫一困活动方面实行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区域政策和相

7、关的民主决策体制。二、微观反贫困行动1.坚持以农业开发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表现为其产业构成状况的变化,因此,对产业的选择,对所选产业的开发程度以及产业开发重点的转换,直接关系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开发主要包括农业开发和非农产业开发,农业开发是指对以种植业为主,包括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等在内的农业各业的开发。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对产业开发的选择不应是绝对的,而应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进

8、行不同的选择。1.加强非农产业开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贫困地区在加强非农产业的开发中,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对于中国农村工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贫困地区而言更是如此。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保证乡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同时由于贫困地区一般缺乏规模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群落和现代工业群落,客观上要求乡镇企业在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小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