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

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

ID:23079848

大小:11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3

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_第1页
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_第2页
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_第3页
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_第4页
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探讨  摘要: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必须注重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了解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加强运用物理原理和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纸笔测试;育人功能;题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

2、064-04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新课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师生角色的再定位。笔者认为,按照中国的国情,只有构建出能够体现教育改革思想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教学改革朝着新课程理念的纵深方向发展。而作为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纸笔测试,在形式上应改变传统的命题模式,对教学的引导应体现新课改的意图,强化教学的育人作用,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深化教育

3、改革。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尝试。  一、我国纸笔测试的历史沿革1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导致了考试制度的产生。考试制度是一种比其它方式更客观、公正的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有招贤纳才的需求,“学而优则仕”的科举考试为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客观上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个时期的考试有着浓郁的忠君、教化色彩,试卷内容随机、片面,公允当疑。到了近代,受西方科技文明的影响,废

4、止了延续千年业已腐朽的科举考试,格物致理,算数几何,试卷中出现了学以致用的内容,文理分科,对人才标准的界定趋向于精细化和专业化。考试形式则借鉴了西方社会的普遍做法:文理并举、分门别类,试卷内容、能力检测因科而异,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近代考试模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考试试卷。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中,国家教育部门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考试制度相应地做了较大的调整:1952年颁布的第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按照力、热、电、光、原子的体系安排教学,考试强调“以积累和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为主,以训练技能

5、、技巧为辅,兼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56~1963年随大纲的补充,在考试中强调重视基础,突出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绵延几十年的“双基论”;此后的1986年考试命题突出“三个面向”的思想,而1988年修改后的大纲增加了关注“非智力因素”11。从此,教学改革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而体现改革成果的纸笔测试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到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再到如今的关注学生认知规律,注重构建基本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应用,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关注非智力因素,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等。可以说,发展至今的教

6、育改革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新局面,各种思潮、认知的激烈碰撞,必定催生更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实践。  二、纸笔测试的功能决定了考试的形式  古人尚有“不求文章甲天下,但求文章中试官”的狡黠,对主考官命题风格、学术造诣甚至生活习性的揣度,无不是莘莘学子备考之需,可见,应试的技巧自古有之。在这样的游戏中,考试的功能是功利的,“一考定终身”注定所选人才是单薄的甚或畸形的。  到了近代,西风东渐,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才等级观念,工程师、科学、技术等名词的出现,又极大丰富了人

7、才的内涵。但从客观实际出发,此时考试制度改革的象征意义仍要大于实际意义,这也是由于中国近百年来摇摆不定的发展方向、举步维艰的国情所决定的。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考试制度日益完善,纸笔测试的功能就是要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选拔国家急需的、大量的各种人才。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建国以后的教育改革是卓有成效的,纸笔测试对于遴选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时期的物理试卷集中体现单一性、唯一性、终结性及选拔性原则。重视评价的甄别性、选拔性。推崇纸笔考试的(一锤定音)终结性评价。11  纵观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历

8、史局限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课程培养目标的狭隘与偏执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僵化。这恰恰是衍生应试教育,并且是应试教育大显身手之所在,也是素质教育不能全面落实的关键障碍。  三、新课程纸笔测试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  通过上面的论证,不难得出结论,纸笔测试的功能决定了测试的形式,而测试的形式又对日常的教育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赋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