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ID:23080430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_第1页
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_第2页
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_第3页
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_第4页
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从模具专业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模具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以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为核心,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拟定了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关键词】模具工业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一、模具行业的时代背景  90年代以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7%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根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预测,21世纪机械制造零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60%都要通过模具来完成,其中汽车、

2、电器、通信、石化和建筑等行业最为突出。  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那些能看懂图纸、能熟练使用AutoCAD、UG、Pro/E等绘图软件,又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社会比较缺乏,企业急需的人才。因此对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信心十足的面对竞争和挑战。  二、模具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5 

3、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应该严格按照中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的核心课程开设,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其中一些课程作适当调整,再加入各个学校的特色课程。  例如,我校在2009年的教学计划中,学习其他学校该专业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自身的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构架的基础上对各门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我们在改革中坚持的原则是:符合专科层次教学基本要求,在理论知识和新知识上,均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4、重点应放在如何体现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特点上;为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将设计类课程的内容体系由过去“以分析为主线”转变为“以设计为主线”。计算机应用则侧重于与模具设计、制造密切相关的典型应用软件上。具体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传统教育比较讲究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但社会对从业者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中,能力显然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需、够用”5的理论知识,更需强化能力培养。为了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实践方面的意识,我们调整

5、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教学课时的比例,即降低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增加实践环节教学课时。一是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建立教学与实习基地。比如我们与东莞实盈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了基地,同时,毕业生毕业后又可以为企业服务,由于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强,实验设备完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补的效果显著提高,毕业后能很快与企业接轨,适应多变的工作岗位;二是教学与生产结合,使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观或参与生产过程,如与实盈电子公司在学校开设的精工生产线,以磨床实训为主

6、,直接为厂家制作精微零件,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堂搬到实践场所,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实训基地问题。  2、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世纪人才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职教育也须如此。要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中去。在课堂讲授、作业、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环节,应尽量减少验证性的内容,尽可能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第一线输送模具设计和制造、模具维修、冲压加工及数控加工工

7、作的技术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和技术操作者。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大模块构成。在构建模具专业教学计划框架时,应紧紧围绕培养模具专业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注重学生模具设计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需要多少,就讲多少,“精”以实用为度,突出实践性。同时应淘汰原有教材中落后、陈旧的知识,补充新内容,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树立他们的瞻前意识,以保证学生就业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如在讲《模具价格估算与营销》介绍小、中、大型冲压模具概念时,以模具的下模板的半周长(L+

8、B)长短来区分,旧教材对(L+B)≤1.2m的冲压模具统称为小型冲压模具,当1.2m≤5(L+B)<2.1m为中型冲压模具,当2.1m≤(L+B)<3.4m为大型冲压模具;可新教材是这样界定的:对(L+B)≤1.4m的冲压模具统称为小型冲压模具,当1.4m≤(L+B)<2.5m为中型冲压模具,当2.5m≤(L+B)<4.5m为大型冲压模具。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