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ID:2308761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摘要: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小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小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升。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的实践策略的探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依据,方便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阅读是考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中,阅读受到的重视越来越高,阅读被普遍认为是语文知识的重要体现。在阅读中会涉及到许多语文知识,因此,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对小

2、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更加的需要方法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过于被动5  在课堂上,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将阅读中的问题,包括词语,句子,生词等都进行讲解,学生则省去了很多查询的过程,对于阅读中的知识进行被动接受。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机械的将一些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如《掩耳盗铃》的阅读教学,大部分教师在将阅读内容进行讲解之后,直接告诉学生们该篇阅读的寓意是: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却硬要掩盖。这样做的效果使学生生硬接受,不能很好的吸收,导致学生不能灵活思考,降低了学习效率。[1]  

3、2、没有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前,都会进行备课,但是对于教授的阅读文章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只是遵照参考书的要求进行简单的整理概括,这样导致教师的阅读教学的目标缺乏时效性。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时,不能设定正确的讨论的题目,导致学生们的讨论只是表面现象,起不到实际效果。在《没有喝彩的工作》的阅读讲解中,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对文章的生词进行讲解,然后是精度讲解文章的含义,在通过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同学们参与讨论,看似达到了效果,却也是生硬的让学生接受,没有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这篇阅读要掌握的真正东西是什么。  3、学生的个性

4、化阅读被淡化  在阅读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担任主讲的角色,教师往往将自己的阅读思想和阅读经验强加到学生身上,而学生自身缺少对阅读文章的感悟和思考,只是以听懂老师的讲解和被动的进行阅读训练为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不到提升,导致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4、课外阅读没有明确的方向5  学生对于阅读往往都有很深的兴趣,但是由于阅读教学的公式化,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阅读的方向,没有计划,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缺乏正确的阅读指导。长期以来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对于感兴趣的就读完,不感兴趣的就是简单地翻阅,不能很好的为课内阅读教学进行素材的积累。  二、小学语文教学阅读

5、的实践策略  1、重视预习的实践性  阅读教学中的预习,是要求学生们在已经掌握的语文阅读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迁移。对于预习的实践,教师要提供预习提示:首先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其次对于文章的生僻字进行查询,对文章段落进行标注,分段,对课后习题先自己进行整体的把握,找出文章中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同时在预习中,还可以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性预习,让同学们对于文章的背景,作者等进行查询,增加同学们的阅读知识面。在预习中,要让同学们充分发挥阅读的主动性,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进行阅读文章的体验,增强小学语文阅读的实践性。[2]  2、重视读书的实践性5  培养学生的

6、阅读实践能力,主要要对学生的读书能力进行培养,而不是听教师讲书。重视读书的实践性,要重视感知性初读、感悟性细读以及欣赏性精读的实践。在初读时,要对阅读文章进行整体上的感受,明白文章讲的是什么。讲解《紫罗兰》时,教师要让同学们大声的诵读,或者是分段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在读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明确紫罗兰的形态、颜色、样貌;在细读时,就要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画,多重感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和词语,哪段写的好,为什么等;在精读时,就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情感,使学生有感情的阅读,在《慈母情深》阅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们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对于感情

7、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示范。重视读书在初读、细读和精读时的实践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听说,读说的结合实践  听说的阅读实践要求以听为基础,以说为中心,让学生在听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回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要简洁明了,并且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问除了文章中的小画家们,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动物在雪地里可以画出什么样的图案吗?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进行回答。在读说的阅读实践中将诵读和口头表达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包括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