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

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

ID:23089418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_第1页
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_第2页
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_第3页
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_第4页
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灵动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强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其教学方式为“听中学,练中学”,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实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框架,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  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

2、的发展?下面,我就以“圆的认识”为例,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谈几点体悟。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而传统数学教学的片面性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感觉。真正的数学史丰富多彩的,他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  案例一:  【播放刘翔夺金视频,进行谈话】  师:同学们,奥运五环标志,熠熠闪烁的金牌……  你们发现了什么?7  生:这些物体上都有圆形。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了圆形?  生1:易拉罐的底面。生2:DVD

3、的光盘……  师: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不能)  师:正所谓圆无处不在,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屏幕显示】  同学们,在这里你们同样能找到圆吗?(找到了)  ……  案例二:  师:同学们,为了美化校园,学生想建造一个直径是4米的花坛,工人师傅该怎样画圆呢?(小组讨论)  生1:两人拉一根绳子,一人不动,另一人旋转一周。  生2:先用木桩固定好圆心,再拉一根绳子旋转一周。  师:这根绳子的长应该是多少?  生1:绳长应该是4米。(许多学生举手发对)  生2:绳长应是2米,就是圆的半径。  ……  教学中,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有

4、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从生活实际引入,上课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本课从刘翔夺金那段激动人心的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再一次感受成功的喜悦,渲染了现场的学习气氛。接着从奥运五环标志,金牌等实物上抽象出圆形,自然贴切,迅速的将生活情境转化成教学情境。7  让学生解决“如何画直径是4米的圆形花坛”这个实际问题,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把感受到学习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使知识产生质的转变,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在其头脑中活跃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来龙(从生活中来)去脉(到生活中去),唤起了学生亲近数

5、学的热情,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二、知识获取探究化,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数学课程标准同时指出: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

6、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三:  拿出老师发的圆,要求先对折几次,描出几条折痕,然后量一量每一条折痕,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  生:我发现每条折痕的长度都相等。7  生:我发现有无数条,画不完。  生:我发现描下来的线段两端都在圆的边沿上。  生:我发现每一条折痕的长度等于两条半径的长度。  生:我发现一条半径等于半条(二分之一条)直径。  生:我发现对折后两边大小都相等。  ……  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

7、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在探究圆的特征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把圆折一折、描一描、量一量、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圆的特征。这种探究性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试验以及互相合作,自主探究等有效的参与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打破拘束呆板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主人翁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

8、开放性的处理教材,倡导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的探索、发现、创造,从而为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积蓄能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