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ID:23098597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_第1页
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_第2页
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_第3页
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_第4页
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教育人类学,带来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巨大改变。博尔诺夫作为教育人类学的杰出代表,在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下倡导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于此前的连续性教育思想是一个重大的补充和修正。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符合人类所需要的教育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教育状况。  关键词: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非连续性教育;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03-02  一、教育人类学的形成  西方大工业化生产带给人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人被统治在机器之

2、下,称为“机器的奴隶”7,人类迫切地希望能够得到解放和新的发展;同时大工业生产将社会构成的各个系统无形地联系在一起,教育也不例外;文艺复兴对人性的要求和解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本身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系统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和作为人需要接受教育的需求,这一切都对教育如何改革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于是,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向其他学科学习来改善教育系统自身的状况,这其中,教育学向人类学的学习,就促进了教育人类学这一学科的产生。俄国民主教育家乌申斯基最早提出教育人类学这一概念,而后美国教育家休伊特在这方面展开研究,此后的舍勒、普列斯纳(德国)、阿?胡特、格尔曼娜?诺尔等都是这

3、方面的先辈。二战后,教育人类学逐渐形成两大流派,分别是文化教育人类学和哲学教育人类学。  二、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博尔诺夫自称是狄尔泰学派(精神科学学派)的一员,但却也兼容其他学派诸如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和生命哲学的观点,并从这些观点出发阐述了教育学问题,但事实上应当说他基本上是精神科学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基本立足点还是在精神科学教育学中,他的方法论也是精神科学的方法论。  其中,存在主义哲学对他的影响可谓是首屈一指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破坏和经济的萧条,导致人们对理想,对美好生活向往信念的破灭,动荡的世界让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起人类存在本身的问题,

4、存在主义哲学在克尔凯郭尔、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等人的前仆后继中得以确立并发展起来。存在主义哲学(Existentialism)作为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理性的思考而得到答案的,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作为在一战之后流行起来的哲学流派,他直接影响了以博尔诺夫为代表的哲学教育人类学中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形成。7  博尔诺夫曾经深入研究过海德格尔的著作,并且听过海德格尔的哲学课程,加之他自身辗转坎坷、并且多次被迫中断研究的经历和周围教育工作者浓烈探讨教育的良好氛围的感染,在战后恢复研究和教学的他,自然而然地对哲学、人类学、教育

5、学等学科的结合研究作为其兴趣和重点。他曾经说过,他最感兴趣的是哲学与教育学交叉在一起的领域,而在这其中他特别重视存在问题,人的生命问题。他写道:“在哲学中我最感兴趣的首先是直接与生命有关的‘实践’领域: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精神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特别是称为哲学人类学的一切……在教育学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一般哲学基础,特别是哲学人类学问题,因此我的研究领域最好称为教育人类学领域。”[1]5-6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人的生活中突然出现的一些非连续性的事件或外来干扰并不只是一种偶然事件,而是深深地隐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不可避免的。

6、而人类并不是简单地屈从和企图躲避这种偶然事件带来的恐惧和失落感,而是正视它,有意识地去触及它,从精神上得到一种坚持。当人对一切事物都产生怀疑,遭受失去一切的威胁,并且不再拥有他所能依赖的东西的时候,他就会经受一种奇特的“情绪变化”。这时他将在自身中找到一种不受外界威胁的最后一个绝对可靠的支柱。  博尔诺夫在形成自己观点之前批判地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上述观点,形成了自己的非连续性教育的观点,这种观点指那些为应对和处理妨碍生命连续正常发展的意外偶然事件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博尔诺夫认为,人的生命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方面,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在人的发展的非连

7、续性、非规律性往往受危机、挫折等一些非连续性偶然事件的影响。这些非连续性事件对人的发展有根本性意义,同时它们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教育观念――7非连续性教育观念。他认为,揭示与不断进步的教育观念相对的非连续性的教育形式,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对教育的真正贡献。  而在教育人类学形成之前的连续性教育观念,即从小到大连续的接受教育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观念认为,凡是在人的生活中突然出现的、非连续性的事情,都被视为是对教育的外来干扰,必须加以排除或纠正。受教育者只能在一种状态下接受教育。  博尔诺夫对连续性教育进行了修正。他指出,“以往的各种教育学派有一

8、种共同的认识,认为教育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