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

ID:23102211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4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_第1页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_第2页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_第3页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_第4页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会传染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甄世祺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感染或中毒,包括感染食源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等。南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性胃肠炎和病毒性肝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已很低,但发展中国家依然很高。相对于病毒性肝炎而言,世界范围内由食品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已逐渐成为一种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病原体检测技术要求较高,人们对病毒性腹泻的控制还需经过更多的研究和工作。病毒与细菌不同,它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可以复制。存在于食物中的食源性活病毒虽然不会繁殖或复制,但在

2、其蛋白质外壳的保护下,对极端的酸碱环境和肠道中的消化酶表现稳定,能够在食品加工、储藏以及人体消化过程中生存和潜伏下来。因而,任何食品都能成为食源性病毒潜在的传播媒介。食源性病毒通过感染病人的粪便,经口传播和扩散,容易造成食源性疾病大规模的暴发流行。1988年上海发生甲肝大流行,30多万例与摄食人类污水污染水域收获的毛蚶有关,成为我国有记载的最大规模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2012年底,诺如病毒席卷英国,一周内就有近7万人感染。虽然食源性病毒在食品中无力扩增,需要借助哺乳动物的细胞进行复制,在食品中存在的数量也比其他微

3、生物少,但只要有微小的病毒数量,即可导致机体发病;加上受污染食品的感官性状变化不大而难以觉察,又缺少简便有效的检测手段,大多数病毒污染的食品不能够被提前发现。因此,人类容易低估食源性病毒感染的机会和危害,缺乏足够的预防措施,这一点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甲肝病毒随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食具等传播,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病毒常在患者转氨酶升高前的5—6天就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发病

4、2-3周后,随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液和粪便的传染性也逐渐消失。长期携带病毒者极罕见。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病症持续1至数周,临床表现多从发热、疲乏和食欲不振开始,继而出现肝肿大、肝区压痛、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疽。甲肝病毒与其他肠道病毒相比更耐热和干燥,在海水中可存活数日至数周,粪便中保持传染性至少2周。虽然甲肝病毒感染一般作为严重的食源性疾病,但大多数病例显示,患者能够完全康复,并终身免疫。2.戊型肝炎病毒简称“戊肝病毒”。它的致病机制与甲肝病毒有相似的地方,病毒经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细胞内复制,再经肝

5、细胞释放到血液和胆汁中。戊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传染途径、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和甲型肝炎相似,其有别之处在于:人群对它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率高,黄疸型病例多见,孕妇的病死率较高。我国除在新疆地区发生过特大流行外,内地一般为散发流行,偶然有小暴发流行。3.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高致病、传染性极强的肠道病毒,能导致急性胃肠炎,一旦有人感染,通常会发展成群体性的大规模传染。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水以及生活接触。人群感染暴发最初通常由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及水引起,然后通过人间传播方

6、式导致更多人感染。该病的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较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以前国内对诺如病毒感染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国内已报告多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4.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EV71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其病毒主要经由粪—口(水或食物污染),或飞沫(咳嗽或打喷嚏)

7、传染,亦可经由接触病人皮肤水泡的液体而受到感染。在发病前数天,感染者的咽部与粪便就可发现病毒,此时即有传染力,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力最强。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因此,该病易于传播,容易发生流行,预防控制难度大。手足口病临床较为常见,主要发生在小于3岁的婴幼儿。患儿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的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内溃疡、黏膜疹。多数患儿病情经过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

8、急性弛缓性瘫痪等并发症,造成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常见于4-9月份。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全国许多省份均有本病流行的报道。5.轮状病毒该病毒主要侵袭2岁以下婴幼儿,因多发生于秋季,故常称为婴幼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目前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