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

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

ID:23152896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4

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_第1页
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_第2页
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_第3页
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_第4页
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问题”为纽带 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问题”为纽带串联初中数学课堂的方式 一、设计问题串的原则  1.目的明确,难易适中  首先,问题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最终解决问题起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并准确地加以表述,其次,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在教学时选择一些繁简得当,难度适中的问题,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处于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跳一跳,摘得到,少提质量粗糙、简单重复、无关紧要的问题,如导入新课时设问,要力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接触新知识后要在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本堂课的重点;例题讲解后要抓住题目的变通处设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打开他们探究的心扉,点燃他们心中的创新之火,使他们既有所得又乐在其中。  2.面向全体,因人而异  问题要有层次,照顾到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对学生心中有数,课堂上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微妙变化,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思维浪花,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较难的问题要向基础好的学生发问,待学生回答后,再作必要的讲解,以便让基础差的学生也有所收获;较易的问题向基础差的学生发问,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位学生用心回答问题。  3.鼓励探索,

3、科学讲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标志着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是教师检查自身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而且提问不仅可以是教师提,也包括学生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无疑处找疑,在有疑处解疑,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让学生议论,或给予适当的启发、诱导、指导思路,但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师听完学生回答后要进行小结,学生受知识水平所限,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是难免的,教师要及时给予归纳总结,对正确的加以肯定,不完整的给予补充,错误的给予纠正,使学生最后能掌握系统、完整、科学的知识。  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首先应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其次要关注学生提

4、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时,不仅关注解答结果的正确,更应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能否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及与同伴进行交流等。  二、设计问题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问题1:请帮助小李想办法:墙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水平,他拿来一个如图1所示的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AB=AC,BC边的中点D处挂了一个重锤,小李将BC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时重锤是否通过A点,如果重锤过A点,那么这根木就是水平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等腰三角形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有其他性质吗?想一想,你能告诉我们吗?在我们还没有确切答案以前,让我们先分组做个实验吧。  问题1引

5、导学生思考开放性、应用性的实际问题,设悬念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思考,为下面的教学活动拉开了序幕。  2.师生互动,以旧引新  问题2:如图2,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剪下刚才画好的等腰三角形ABC,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然后展平,那么∠1与∠2相等吗?教师同时演示。  由于角两边互相重合,∠1=∠2,发现折痕AD为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平分线。  问题3:观察AABC被折痕AD分成的两个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因为等腰三角形ABC是以顶角平分线AD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点B的对称点是点C,点A的对称点是点A,

6、点D的对称点是点D,所以△ABD作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变换所得到的像是△ACD,因此,△ABD与△ACD重合。  问题2、3以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为切入点,使得知识衔接较为自然,并为下一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埋下伏笔。  3.动手实践,归纳结论  问题4:你还能找出图中其他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吗?  因为△ABD与△ACD重合,根据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得出△ABD≌△ACD,故BD=CD,∠B=∠C,∠ADB=∠ADC。  问题5:你能否用文字叙述等腰三角形中有关底角的性质呢?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也就是说,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问题

7、6:抢答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另两个角为: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另两个角为_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则另两个角为_______。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______。  问题7:现在再观察折痕AD,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