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

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

ID:23209130

大小:6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5

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_第1页
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_第2页
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_第3页
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_第4页
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原子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从原子论出发来探讨人的生死理由,针对当时宗教的灵魂不灭的观点,伊壁鸠鲁提出了死亡的必定性,从而摆脱了宗教对个人内在生活的束缚,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现世生活的最重要的思想:快乐主义。但伊壁鸠鲁强调快乐的生活并非指的是物质或肉体的享受,而是心灵的安宁和平静,他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现世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宽容,另一方面即是做到对物质生活的自足和对欲望的节

2、制。和其他哲学家不同,伊壁鸠鲁是通过阐述自己对于生与死的观点来治疗他所认为的个人内在生活的疾病,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关键词:伊壁鸠鲁;死亡;快乐主义;自由  1009-9107(2008)02-0117-05    古希腊哲学有两条路线,一是柏拉图的路线,一是自然哲学的路线。古希腊晚期以来,前者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后者则走向了没落。但伊壁鸠鲁学派的出现却似乎重振了自然哲学,并且它还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以往哲学(包括以往的自然哲学)的新的见解:哲学不应是“为了思辩而思辩”,而是应该对人有益的,也就是能够治疗人类的思想疾病。[1]31而有思想以来,人类的疾病大多是与如下两个

3、理由有关的:生与死。伊壁鸠鲁哲学与以往哲学家的不同就在于不以探讨最终的理由为己任,而是为了个体的存活状态。所以伊壁鸠鲁哲学的哲学理由包括他的宇宙论都是为着个体存活的最重要的理由即生死理由的解决而展开的。    一、伊壁鸠鲁哲学的自然感觉世界为人类生活作了限定    要解决生死理由,必须要先了解我们在何处生在何处死。因此,伊壁鸠鲁学派的宇宙论就出现了。在这一点上,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其前辈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他和德谟克利特一样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其本原乃是原子。  伊壁鸠鲁认为事物是不能无中生有的,并且事物不会消失只能转化,所以事物虽然总体无限但总量总是不变的。他进而提出

4、这里的事物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变化消亡其实只是复归于原子,再由原子组成新的事物。新的事物的组成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形成的。这样,伊壁鸠鲁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整个世界运转的自然图景。而这样的如同我们的世界,伊壁鸠鲁认为还有很多,当然“这一切世界无论大小,都是从独特的原子团中分离出来的”。[2]16  但和德谟克利特不同的是,在原子的运动中伊壁鸠鲁还提出了原子运动的偏斜说。但这种说法在伊壁鸠鲁本人的现存文献中已经佚失了。不过,第欧根尼•拉而修在《古代哲学家的学说》中曾经提到伊壁鸠鲁说过类似的话,而且卢克莱修在自己的《物性论》长诗中对偏斜说讲得很明确且详细。考虑到伊

5、壁鸠鲁学派一贯的“尊师”传统,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偏移的原子运动也是伊壁鸠鲁的观点。卢克莱修具体阐述了原子偏斜运动观点:“当原初物体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在虚空中直线下落时,它们会在无法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稍稍偏离常轨,那一点偏离刚好够得上被称为运动的转变,如果它们不会偏斜……大自然将永远无法产生任何东西。”[2]97很显然,这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的运动是不同的,伊壁鸠鲁学派认为那样的原子互不接触的运动解释不了事物产生的理由。而且,这样的偏斜运动在伊壁鸠鲁学派这儿还有特别的作用:  “如果始基也不通过偏斜而开始新的运动以打破这一命运的铁律,使理由不在无穷的跟着另一个理由,那么大地

6、上的生物怎么可能有其自由意志呢?……使心灵不至于在所有行为中都服从必定性使它摆脱被奴役和被迫承受苦难与折磨的,正是始基在不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空间的细微偏移”。[2]98-99  这样,伊壁鸠鲁哲学就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把偶然性引入了人类生活的图景中,因为就偏斜运动本身来说运动变得无法预料,所以人就成为有自由意志的人了,他就有不用再受命运或者神的摆布的可能性了,而自然也由于是在这样一个原子运动不休的世界里就充满了生机,再也不是机械的、单调乏味的了。  这样一个到处充满了不规则运动的自然世界我们是如何认识的呢?伊壁鸠鲁接受了德谟克里特的影像流射说,他认为我们是通过视觉、听觉

7、、嗅觉等等感觉来认识世界的,感觉成为理性的准则。[3]71我感觉到的必定真实存在,甚至他还说即使是做梦也是真实的,因为我们能感觉到。伊壁鸠鲁特别提出,他的哲学的一条重要标准即是:“必须完全遵循感觉,无论它是理智的还是其它某种感官的”。[2]2  伊壁鸠鲁紧紧的把人类的生活限定在了一个我们可以感觉到的自然世界里。从巴门尼德开始到柏拉图以来的“两重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在伊壁鸠鲁这里被抛弃了:人只生活在人所处的自然世界里,这里的一切都应该是人能够感觉到的。神或许有,但它肯定不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也无法在这个世界里产生影响。这样,伊壁鸠鲁就为下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