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ID:2322042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_第1页
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_第2页
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_第3页
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_第4页
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岭市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芹菜的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病、斑枯病、菌核病、软腐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病等,介绍了其发生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温岭市芹菜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浙江温岭    1芹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芹菜叶斑病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也可受害。叶上初期产生黄绿色水浸状斑点,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边缘色稍深不明晰,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成斑块。叶柄及茎上初期为水浸状斑点,后变为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病斑。田间湿度高时病部常长出灰白色霉

2、层。温岭市发病盛期在5—11月,最适感病期为成株期。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但夜间结雾重,持续时间长,发病重。栽培上种植过密、氮肥使用过多田块发病重。  1.2芹菜斑枯病  该病为冬春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影响极大。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上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25℃、湿度大时发病重。连阴雨或白天干燥、夜间有雾或露及温度过高过低,植株抵抗力弱时发病重。温岭市发病盛期,春季在3—5月,秋季在10—12

3、月。  1.3芹菜菌核病  芹菜菌核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叶片。茎染病,初始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菌丝,田间湿度大时,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病茎组织软腐,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早期白色,以后外部变为黑色,内部白色。叶片染病,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病斑呈不规则形,淡褐色,边缘不明显。田间持续高湿时,病部呈湿腐状,并产生1层厚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低温、高湿、多雨、种植过密易于发病。该地发病盛期,春季在2—6月,秋季在10—12月,一般春季重于秋季。年内春季发病重于秋

4、季,年度间早春低温、连续阴雨或多雨,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晚秋季低温、寒流早、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因寒流作物受冻、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1.4芹菜软腐病  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长初期,主要发生在叶柄基部或茎上。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仅残留表皮。该病在多雨、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重。有时与冻害或其他病害混发。温岭市发病盛期在5—11月。  1

5、.5芹菜灰霉病  该病是近年温棚(室)新发生的一种病害。幼苗期多从根茎部发病,呈水浸状坏死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植株心叶或下部有伤口的叶片发生,初为水浸状,后病部软化,腐烂或萎蔫,病部长出灰色霉层。严重时,芹菜整株腐烂。此病一般多发生在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多湿条件下。  1.6芹菜根结线虫病  芹菜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根部的须根和侧根。根部染病,发病初始在侧根或须根产生大小、形状不一的肥肿畸形瘤状根结肿大物,即虫瘿。用解剖镜观察解剖根部肿大物,可见有细长蠕虫状雄虫和梨形雌成虫。在植物组织内寄生的雌虫

6、,分泌的唾液能刺激根部组织形成巨型细胞,使细胞过度分裂造成肥肿畸形瘤状的根结肿大物。初发生时地上部分病株症状不明显,后发病重时表现植株矮小,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变黄或呈其他颜色,后期病株地上部分出现萎蔫或提早枯死。温岭市地芹菜根结线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6—10月。年度间夏、秋阶段性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高燥、土壤含水量低、土质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发病较重,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重。  2综合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如西芹3号、津芹、冬芹、津南实芹等。播种前用48℃的温水浸种30min,可有效杀死种子上的病原菌。浸种时不断搅

7、动使之均匀受热,然后将种子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通过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减轻病情;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度;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增施磷钾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合理灌溉,避免大水漫灌[1-2]。  2.2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一般每7~10d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对叶斑病和叶枯病可用80%代森锰锌(喷克、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波尔·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

8、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3-6]。另外,保护地栽培可在发病初期用25%一熏灵烟熏剂进行闷棚熏蒸,或喷施5%百菌清粉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