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ID:23220832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_第1页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_第2页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_第3页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屈光不正性弱视双光镜治疗的效果分析王艳爽;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0【摘要】目的研宄分析双光镜矫正治疗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分为3组,其中30例患儿采用足度数配镜,作为全矫组,30例患儿三周后复检并配镜,作为欠矫组,30例患儿三周后复检采用双光镜配镜,作为双光镜组,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治疗后12个只立体视重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双光镜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视力明显优于欠矫组和全矫组患儿,P<0.05;双光镜组患儿立体视重建情况明显优于欠矫组和全矫组,P<0.05。结论双光镜矫正治疗法可有效提高屈光不正性患儿远视、近视的调节能力,可有效重建患儿的立体视,是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理想治疗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屈光不正弱视双光镜弱视是儿童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患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治疗,可能对患儿的视觉造成终生的损伤。临床研究发现,我国弱视的发病率在2%左右[1],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约占弱视发病率的5

3、0%左右,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矫正治疗只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双光镜矫正治疗方式进行了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治疗研究,并与全矫和欠矫两种矫正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90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3±2.3岁,男性患儿46例,女性患儿44例,随机平分为3组,其中30例患儿釆用足度数配镜,作为全矫组,30例患儿三周后复检并配镜,作为欠矫组,30例患儿三周后

4、复检采用双光镜配镜,作为双光镜组。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1.2方法1.2.1矫正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使用1%阿托品眼膏进行睫状肌麻痹,双眼同吋用药,3次/d,连续用药3d,第4d对患者进行验光检影,确定患儿屈光不正度数,全矫组患儿于验光结束后立即配以足度数的眼镜,欠矫组和双光镜组患儿在验光结束3周后,在此进行验光检影,以获得患儿最佳矫正视力的最高度数进行配镜[2],苏中欠矫组患儿配镜度数为+4.51&plUsmn;1.42D,双光镜组患儿远距配镜度数为+4.63±1.24D,欠矫度数使用下加光镜进行补充,

5、下加光镜的度数为2.04±1.03D,由于三组患儿双眼的视力相等或相近,故为进行遮盖治疗,仅开展双眼视功能训练和精细B力训练进行弱视治疗。1.2.2临床观察指标每月对患儿的视力进行复查,分别以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视力恢复情况、治疗后12个月立体视重建情况作为观察指标。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三组患儿的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2结果2.1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矫正视力比较比

6、较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发现,治疗前三组患儿的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儿矫正视力值均优于治疗前,J=L双光镜组患儿明显优于全矫组和欠矫组,治疗后6个月,双光镜组患儿也明显优于全矫组和欠矫组。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力恢复的比较结果见表2.2三组患儿治疗后立体视重建情况比较比较三组患儿治疗12个月后立体视重建情况发现,双光镜组患儿的立体式重建情况明显优于全矫组和欠矫组,全矫组和欠矫组患儿的立体视重建冇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儿治疗12个月后立体视重建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3。3讨论弱

7、视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异常双眼交互作用和形觉剥夺[3】,由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双眼的视力基本相同,两眼驱动神经细胞数基本相同,因此两眼的交互作用是正常或者基本正常的,形觉剥夺即为其发病最主要的因素。合理的屈光矫正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否冇效的纠正患儿屈光不正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中,首先应消除患儿的视觉剥夺,即通过合理的矫正远视,从而使原先视网膜上模糊的图像变清晰,将异常的视觉刺激转变为正常的视觉刺激[4】,吋在临床工作中还发现,部分远视性屈光不正患儿不能

8、使用足矫镜片,这是由于无法松弛睫状肌张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双光片,即对近距进行足矫,远距进行欠矫,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双光镜组患儿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欠矫组和全矫组(P<0.05),说明双光镜矫正治疗可有效改善屈光不正性患儿的视力;同时研宄还发现,双光镜组患儿治疗后的立体视重建效果明显优于欠矫组和全矫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