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

ID:23231099

大小:66.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_第1页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_第2页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_第3页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_第4页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不木—IM、、丙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新闻系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社交网站从进入人们视线到现在广泛普及仅仅不到几年时间。几年时间里,不同的个体通过社交网站集群,不同的文化在互联网相遇,也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木文通过对全球第一大中文社区百度贴吧的近一年参与式观察及对参与用户的深入交谈,社交网站自身文化形成的网络媒介技术因素以及用户参与心理等动因,对社交网站用广集群的文化因素进行探析。关键词:社交网站;用户集群;双向;文化视角有别于一般现实中的群体

2、,社交网站中用户通过集群进行的群体传播中无疑还加入了网络与网络传播的特征。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加快,社交网站成为个体用户通过互联网集群进行社交的新社交形态。中国互联M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12月,全国网民人数己达6.88亿人,半数中国人己接入互联网。在上网群体中几乎所有人都会使用到诸如QQ、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现象自互联网出现以来便己经产牛.,其木身便有其文化根源。一方面是互联网木身所具有的特点,Web2.0为社交网站用户集

3、群提供了技术平台,也通过媒介的使用重构了用户的思维,其便不仅仅是一个载体,更是塑造了互联网文化木身。另一方面,用广基于自身的兴趣,在社交网站上寻求满足,不同的用户在同一平台分享、交流信息,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平台相互冲突、摩擦、交流、融合,久而久之便形成这一平台自身的习惯、规则,独特网络社区文化也因此诞生。一、社交网站用户集群及其特征网络社区无疑是与现实社区相区别的,但其M络这样一个虚拟平台下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其本身便是网络社区虚拟与现实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从一个可视、可见、可触、可摸的现实世界,到

4、网络突破吋空界限,并彻底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新世界,其对立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网络的参与者始终是人,不论是网络信息还是网络本身都是为人服务的,从人的角度出发,网络与现实又在人类社会这样一个角度得到统一。在网络本身这样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以人与人类社会作为核心,去讨论用户的社交网络集群行为。1993年德国社区研究先驱瑞恩高德(Rhemgold)率先提出“虚拟社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互相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Ml对待朋友般彼

5、此关怀,从而形成的团体。”[1]在这一定义中,瑞恩高德没有强调网络空间本身的空间范围特性,而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对虚拟社区进行定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区的发展以及对网络社区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网络社区的定义也愈加清晰。2010年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研宄报告指出:网络社区是指以论坛为基础核心应用,包括: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业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互动平台,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在网络社区中,所传递的信息通常由网络用户自行生成,根据0前现奋的网络社区,按照用

6、户的参与0的,暂且可以将网络社区分为:兴趣社区、社交社区、交易社区和幻想社区。以“李毅吧”为代表的百度贴吧显然属于第一类兴趣型网络社区。这一类的网络社区,可以聚集相冋兴趣的参与者就专门的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群体内的参与者可以是来自五湖四海,因为某一个共冋的兴趣点而聚集并通过网络社区这一平台进行分享、交流。这类社区的兴趣主题相当广泛,也是吋下最主流的一种类型,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兴趣型的网络社区,包括百度贴吧、豆瓣、知乎等等。二、媒介文化生成的技术动因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讲到“我们的媒介是

7、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正如麦克卢汉所认为的,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尺度和形式,社会的形成在更人的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非传播的额内容,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会开创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2]作为Web2.0吋代的社交网站,其本身便具有自身的操作特点与习惯。在不同的社交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参与规范。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再造性、实时性、海量性、互动性、广泛性、开放性以及超越时空等特性已经

8、大大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承载,也彻底改变了人的参与。网络社交其本身具有网络的特性,苏本身便具有真个好所有数字资源的可能和条件,不同个体、用户及媒介的所拥有的文化能够在同一平台得以展示、交流、融合或者对抗,这些都为网络社交自身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笔者在通过对百度有贴吧进行近一年的参与式观察后发现,用户进入网络社区,根据参与程度不同,都会受到不程度的文化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们从开始进群组到不断融入之后的言行举止的改变中得以体现,但是这种影响苏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