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

ID:23231519

大小:8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5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_第1页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_第2页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_第3页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_第4页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多维涵泳“识字与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任务,小学生需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造字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科学识字、独立识字的学习能力,已然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涵泳语文”教学可以为识字教学另辟蹊径,独创新颜。“涵泳语文”原是古代语文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主要内涵是“沉浸其中,细细品味,在读中不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改进和创新此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

2、学阶段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发展水平”为维度,可以幵创识字教学的新质态。一、感性“涵泳”:关注汉字生命源,激发喜欢识字的愿望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言,学习知识的起始阶段常以感性认识为主。具有直接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识字媒介,能架设起语言文字与情感体验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促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信息化技术手段是助推剂在互联网+时代,打破原有识字教学“教师反复说、学生重复写”的强化记忆方法,让书本上的汉字动一动、变一变,能激起学生探知的兴趣

3、,刺激大脑更高效地接受文本信息。如进行“形近偏旁识字”时,动态演示两个相似偏旁从实物到古文字,再到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会让学生从感官上一目了然地察觉出字义上的差别;在进行苏教版第四册《识字8》特殊偏旁识字时,用听鸟鸣、看图片、放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文本图画变成信息刺激元,加强对鸟儿种类的认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生活实践体验是催化剂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将字词的表象引入词语背后的内涵之中,这样的“涵泳”,容易引发联想,激起共鸣。如“家庭”这个词语的

4、识字环节:W:读到“家庭”这个词,你想到了谁?(引导学生说出家庭里有哪些成员)生:我想到了我的家庭里有爸爸、妈妈和我。W:能谈谈平时父母是怎样照顾你的吗?(学生叙述感人小事)师:再请你来读读这个词,你觉得现在你应该怎么读好它?(学生读)师点评:从你读的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你在家中获得了暖暖的爱。师: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好像一股暖流,缓缓地流进心田,谁愿意把你对家的感受读出来。(请多名学生来读,评价时注意结合学生朗读的特点做出不同的点评)通过这样边读词边在脑海中再现生活中美丽、温馨的场景和画面的方法,可以

5、催生学生对词语语境的情感。这个阶段的“涵泳”主要建立在学生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它们是基于汉字个体生命源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再构造,有趣、活泼、新鲜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达到轻松识字、快乐识字的教学目标。、逻辑“涵泳”:关注字义拓展线,练就独立识字的能力感性认知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第一步,逻辑思维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识字教学中借助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进行字义深度的延展,能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造字规律,逐步练就独立识字的能力,这里提到的延展性就是“涵泳语文”中倡导的抓住基点,进入其中

6、,追根求源,发散思维。1.“一字多义”的逻辑拓展如教学“窝”字,常用的方法是从“穴”旁的字义入手,理解带有“穴”旁的字常常跟“洞穴”有关,看图感知鸟窝与洞穴义项之间的联系。这样浮于表象的识字只属于浅层的感性认识,涵泳后,教学环节可修改为:师:(出不鸟窝图)看,这是小燕子在屋檐下用树枝、泥巴搭建的家,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什么?(洞穴)涵泳1:鸟窝是小鸟的家,还有哪些动物的家也叫窝的?(鸡窝、狗窝、窝、老鼠窝)有没有“人窝”?(没有,人住的地方叫住宅,有时人们会把临时图片窝棚)这些“窝”的样子都跟什么很

7、像?(洞穴)搭建起来的简陋的小屋,叫(出示涵泳2:“窝”不仅只是代表住的地方,还能和其他汉字构成奇妙的组合呢。(引申)吃的东西(燕窝、窝窝头)人身上的某些部位也跟“窝”有关联(酒窝、眼窝、心窝)。涵泳3:把心窝这两个字换换位置,读什么?(窝心)见过这个词吗?知道什么意思吗?(心里不舒服,受了委屈)。涵泳4:这是什么?(出示小猫)它们是猫妈妈一胎生下的兄弟姐妹。我们可以说(一窝小猫)。还可以说一窝什么?(一窝小猪、一窝小兔、一窝小鸡、一窝蜂)原来窝还能做数量词。涵泳5:就“一窝蜂”的比喻义进行扩展

8、,原来“一窝蜂”是指一窝的蜜蜂同时从蜂巢飞出来了,现在也会用来比喻很多人同时去做一件事。师:同学们,不管“窝”的用法怎么变化,都是由什么意思变化而来的?生回答(洞穴)需要关注的是,无论怎样的涵泳,字的本意不能丢,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拓展是为了完成识字目标服务,天马行空的漫天思维,对于识字教学是没有任何帮助的。2.“一字多音”的义项抉择如在苏教版第八册《鸟语》一课中,“尽”是多音字,在教学时发现经常有学生分不清楚该选择何种字音,为了突破这个识字教学的难点,可以从多音字义项的选择,进行教学环节的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