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

ID:23231562

大小:31.7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05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    第三单元抓住特征准确说明  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  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吧,能不能说说在旅游的过程当中都看了一些什么?  生1:我去过苏州,那里的园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说拙政园、留园等。  生2:有一年暑假,我爸带我去卢沟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生3: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首都北京,在那里我们游览了故宫、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真是

2、美不胜收。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师:是呀,旅游能增长知识。你们所说的拙政园、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它们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个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而且在这一单元我们会接触到一种新的文体。  生:什么文体,老师,讲给我们听听好吗?  师:别着

3、急,你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文段一:久居北京的老城墙附近,孩提时曾跟小伙伴们一次次踏过那颤巍巍的、透过桥板缝就可窥见浊流的护城河桥,到离城墙不远的乱坟冈子或农家柴草堆去捉蛐蛐儿。也曾遇到难得的机会坐上昆明湖的小船,穿过那汉白玉砌成的玉带桥。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在宽阔的长长的桥面上欢叫着来回奔跑,一时顾不上去数那桥栏上据说永远数不清的石狮。  文段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

4、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生:我看出来了,文段一在表达上侧重于记叙,而文段二在表达上侧重于说明。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师:说得对,前者主要是用来记叙的,要求生动传神,而后者则是主要用来说明的,要求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记叙文的话,那么后者我们就称之为说明文。它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

5、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它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抓住特征揭示本质  生:老师,由于我们首次接触说明文,从哪入手呢?  师:大家想想,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原因何在?  生:那是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师:对呀,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我们当然要从认识事物的特征开始呀。因为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  生:老师,谢谢

6、您的点拨。  相关知识链接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

7、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范例1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分析:  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认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中国石拱桥》一文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些特征加以介绍和说明。  本文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