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

ID:23236126

大小:72.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5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_第1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_第2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_第3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_第4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探析摘要:初中化学人教版教科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内容包括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和鉴别等,具有化学物质学习的典型性,在全册教科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学生容易听懂,大多数教师很快结束本单元的学习,殊不知丢失了该单元应承载的许多教学功能。关键词: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功能文章编号:10057C6629(2017)4?C0036?C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是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

2、学技能,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之后,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代表开始深入、细致、较全面地学习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和鉴别等内容,具有化学物质学习的典型性[1]。第六单元也是对学生日常生活、小学科学及化学前几个单元中所接触到的木炭、二氧化碳、煤气等熟悉的物质以集中呈现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对碳单质及其氧化物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与物质构成奧秘的部分知识相比,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通过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己初步感知学习化学的方法,对化学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许多内容还处于记忆范畴,并没有得到深刻的理解。学生

3、的学习情绪由空气、氧气的高度兴奋期走向分子、原子、元素的迷茫期,又因期中考试后的自然松懈,再加第六单元内容较具体形象、实验多的特点,师生都会自然地进入一个“快速通道”,迅速地结束第六单元的学习。殊不知这样做会丢失该单元应承载的许多教学功能。1知识的过渡1.1元素化合物知识从简单过渡到复杂本单元承接前面的非金属气体单质,以非金属固体单质“碳”入手,过渡到其氧化物C02、CO等化合物,初步接触到HCI、H2CO3、Ca(OH)2、CaCO3等物质,涉及酸碱盐中的部分代表性物质。从非金属向第八单元金属的过渡,为第

4、十、十一单元的学习做好引子和知识储备。如C0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但要知道C02能与Ca(OH)2反应,而且能分析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白环”的形成原因及清洗方法。教学中要从前面关注具体物质性质的学习过渡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过渡到关注物质间的联系与转化的学习。因此第六单元的学习应前后统筹兼顾,不但要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具体物质的性质,还要了解与之作用的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有意识地关注一类物质的性质,为后面酸碱盐的学习做好铺垫,不应割裂孤立起来学习。1.2化学用语从入门到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

5、个分化点,部分学生对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还不够熟练,还处于一个机械应付的阶段。而第六单元大量化学方程式的出现,恰好能予以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巩固并熟悉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在金属与酸、盐反应,及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中应用自如,这也是一种技能的训练。1.3化学计算从简单过渡到复杂初中化学计算主要有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计算,许多教师将三者割裂幵来,各立门户,造成化学学习的复杂化,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可将化学计算回归于数学的“比例”计算,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原理:“根据相应关系量间的比例不变

6、”来进行计算。因此理解“对应量”和“对应关系”就非常重要。第六单元的教学是承接前面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入门学习,过渡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理解。通过练习加强对计算原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学会解决“非标准量”的复杂计算,进而能轻松自如地完成第八单元的含杂质的计算和第九单元溶液的计2方法的过渡2.1思维模型从建立过渡到演绎与应用在1〜5单元已建立起许多思维模型,如常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几个维度研究物质;常从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检验、验满、存放等方面进行气体制取的学习;以及环

7、境保护方面的思维模型、物质燃烧现象描述的思维模型等等。第六单元需要在前面所建立的思维模型的基础上,对思维模型进行演绎与应用,从而能轻松地引领新知识的探宄。一方面巩固并理解思维模型,另一方面以此引导学习新知识,从而使初中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也有利于学生自觉地进行横向对比,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用“思维模型”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紧,越滚越大。有时教学中看似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力,也就不再惧怕那多变的第十、十一

8、单元了。2.2认知的深度从表象过渡到内部结构第六单元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掌握物质性质的层面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前面所学习的微观知识理解物质的性质,从而逐渐认识一类物质的共性。当然这里也不可能对所有物质、现象进行解释,仅是引导学生思维努力的一个方向。如C0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本质是反应生成了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以此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金刚石与石墨、C◦与C02性质不同的本质分析,引导学生从宏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