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

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

ID:23253833

大小: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6

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_第1页
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_第2页
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_第3页
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_第4页
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理论探析摘要:京津冀区域是21世纪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推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存在区域经济和物流理论基础,从实践数据分析了河北物流与京津对接的区位优势、自身物流优势、区域功能优势和产业转移优势。关键词:区域物流;河北物流;物流。京津冀区域陆地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人,京津冀三地GDP占全国总量12%。伴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新兴区域亚太转移和中国产业由南向北布局调整,京津冀地区以其独有的政治文化优势、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强大的研发能力等优势,必将成

2、为21世纪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推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河北应搞好自身物流发展的同时,应主动对接京津。物流产业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型服务产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对提升地区竞争力的作用成为共识。河北省面对日益激烈的地区竞争,要想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认识物流业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加快河北省物流的建设步伐。河北省人民政府于XX年提出大力加快物流业发展。京津冀地区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河北省的区位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统筹好环京津地区的发展发挥京津的作用,带动河北省经济发展,是实行全方位对外开

3、放战略中一个重点,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务实地推进与京津的合作,多领域、多层次与京津对接。一、区域理论分析(一)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理论研究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需要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二是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统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

4、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主要的区域经济理论如下:1.区域平衡论。区域平衡是指国家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彼此协调、配合发展。主要理论学者有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轮回论等。2.区域不平衡论。区域不平衡论认为区域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缪尔达尔(GunnarMyrda1)的轮回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的凭借理论等。3.区域阶段成长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剖析区域经济成长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

5、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刻序列数据,认为国内分歧成长阶段区域不平衡等的转变趋向,地域间收入差异的持久变换趋向呈倒U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悬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快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共识。理论界对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许多学者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蒋满元(XX)认为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相当成绩,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存在较严重的产业结构同构与产业链断裂问题,制约了合理的经济梯度的形成。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建立区域协调机构,以区域网络联

6、系合作模式为基本框架来推进京津冀的区域合作进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张素敏(XX)对京津冀地区的内部差异进行分解并且对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比较进行分析,以期透彻了解京津冀地区经济差异的原因,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二)区域物流理论。区域物流iv是指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政治、自然、军事等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活动体系。区域物流主要由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和区域物流组织运作体系组成。非均衡发展理论,最初是发展中国家实现

7、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理论选择。但由于区域与国家在许多的相似性,使得这两种理论成为在做区域开发与规划时,经常被引用和借鉴,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可行性。苗青等(n)认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发展区域经济并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培育新一轮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提出根据佩鲁的“经济空间”增长极概念,现代物流业属于推进型经济部门,因此要建立我们符合区域增长模式的现代物流,同时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发展。焦文旗(xx)对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

8、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