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

ID:23269441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  《摘要》中国古代体育有着丰富多样的内容,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运用文献查阅法以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为界线对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系统的阐述,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几个时期出发挖掘古代体育,以期望找到古代时期的现代体育雏形,企图为中国体育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古代体育;身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G812.9  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体育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根本,中国的传统文化厚重深沉、博大精深,虽然历

2、经沧桑但是依然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少学者文人顾虑“西化”对传统文化的替代,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传统文化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了解古代体育的发展和演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中国古代体育的概念7  中国古代体育指从上古的萌生开始,经过夏商西周时期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蓬勃发展、秦汉三国时期的兴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体育大融合、隋唐五代时期的繁荣、宋元时期的完善与市民体育的兴起,到明清时期的渐趋成熟,最终形成了鲜明民族特色和东方风采的身体活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样体育运动,但是

3、有着非常丰富的体育活动。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体育  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体育”这个专用名词,但是体育的形式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在周代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思想中的“射”、“御”就是明显的身体活动。“射”为射箭,“御”指驾车,可见体育早就存在于中国古代。  2.1原始社会传统文化中的体育  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旧石器时期、中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中,逐步发展了各项身体运动,如走、跑、跳、投掷、攀登、游泳以及其他各种技能。原始战争的出现导致了兵器的发展,并随着战争的不断频繁,原始军事训练

4、也出现萌芽。我国早期的“兵操”就是古人创造了利用舞蹈来练兵的方法,“武舞”属于其中比较有名的一种。“武舞”源于人与兽斗及人与人博的活动,最初是狩猎或战争场面的再现,随着战争频繁和升级,就成了军事训练的一种形式。  2.2奴隶社会传统文化中的体育  西周的教育内容,除德、行以外,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其中乐、射、御都是学校体育。周代是我国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校序库”就是有名的学校场所。《孟子?腾文公上》中说:“序者,射也”,这也说明“序”是学射的专门学校。夏,商、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

5、《诗?鲁颂?宫》:“公车千乘。”郑笺说:“车兵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7。从商代甲骨文中的卜辞,我们可以看到“戒”也是当时的教学内容之一,戒是一个象形字,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持戈而舞;二是持戈而警戒。这说明以戒作为教育内容,包含有习武和习乐两方面含义。  在东周时候,南方各国都提倡水战、舟战,所以水上兵士训练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壶壁上就有一幅雕刻水中进行游泳的画面,人与鱼共游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像自由泳,有的像蝶泳,整个画面给人以很清新的感觉。秦汉以后,游泳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到整个南北朝时期

6、,游泳活动在全国各地普及。敦煌莫高窟有一幅《弄潮游泳图》,从画面上四人游泳的姿势来看,跟现在的游泳姿势基本一致。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一件铜牌,上面是两个人在摔跤角抵的画面。在《史记?李斯列传》里也曾经记载秦二世胡亥在甘泉宫观看角抵的情景,可见角抵从东周一直到秦代还是比较普遍的。  2.3封建社会传统的体育文化  2.3.1战国、秦、汉时期传统文化中的体育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作品中有体育活动的内容,如射箭、滔水(游泳)、赛马、棋艺、养生等,与战争和礼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等文献中都有关于射击与礼仪关系的记述,中则有关于蹴鞠的最早

7、记载。蹴鞠又名塌蹴,可以说是现代足球的雏形.蹴鞠曾是战国时的一种娱乐活动,源于军事训练.刘向的记载:“塌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后汉的文学家李尤曾写过一篇文章《鞠城铭》描述了比赛规则和裁判执法。可见,到了汉代“蹴鞠”这项体育活动已经发展成非常正规的运动。7  2.3.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的体育  两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轻视习武,认为武艺是“不急之末学”,使得一些娱乐性、竞技性强的体育活动得到了发展,如杂技、相扑、投壶等,其中围棋得到了盛况空前的发展,成了宴饮交往的常见节目,当时文人又称其为“手谈”。《

8、晋书》中有关下棋事迹的记载不下使几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围棋已经有了相当于现在段位制的“棋品制”,即按棋艺高低分“九品”,后传入日本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