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

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

ID:23276049

大小:68.6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4

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1页
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2页
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3页
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4页
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英国的制度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宪法》签署的背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过程。《权利法案》的内涵,意义和影响;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过程与方法:联系热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为问题探究作好铺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制度之感悟”的思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公民意识,通过内容分析其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确立的过程,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的,使学生理解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引导学生结合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对政治制度

2、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探索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教学重点:《权利法案》。教学难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导入新课: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英国的上一任首相是谁吗?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讲授新课: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13世纪初

3、,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战争中的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经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的是,国王浏览了请愿书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课本34页有关《大宪章》片段内容,结合背景,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

4、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大宪章》的诞生,宣告了人权时代的到来。新航路开辟以后,由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有利。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在采煤、炼铁、造船等工业领域陆续建立并得到发展,加上圈地运动,到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

5、,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53页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中用法律限制王权,征税必须经过议会批准,保证议会各项“自由”权力等思想。《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

6、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也就是确立了英国沿用至今的政体,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个人统治走向集体统治,从人治向法治。可见,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过渡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进一步从国王向议会转移的历史。过渡:《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责任是指内阁对下院负责,意味着行政权正式脱离王权,实质上是王权进一步衰落,资产阶级全面掌握政治权力,进一步

7、完善君主立宪制的过程。请学生看课本35页下面关于早期内阁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思考早期内阁的任务和权力学生回答:略。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1714年乔治一世继位,但是他不熟悉英语,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内阁的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随着议会在光荣革命中的胜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地位更突出了。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选出,两党制逐渐形成。所谓的两党制,是相对与多党制而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