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

ID:23286266

大小:10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6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_第1页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_第2页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_第3页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_第4页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①历史开卷不是简单的翻书找答案;②历史不再是单纯考查识记能力,更是理解应用能力;③不是认识字的人都能当历史老师;④历史不是学古老沧桑,是教人更鲜活。⑤历史不是成事不足,更是败事有余。明确目标,扎实备考 《课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2016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历史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标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要求,

2、并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及教学实际命题。一、历史知识----古今贯通、中外联系《考试要求及内容》第一层次要求: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行动动词,为识记层次要求。即能够准确地再认再现所学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发展基本线索等。考查角度:1、依托主干知识,从小处切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准确理解。2、以大的时代特征为对象,相关考点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等多个角度分析解读阐释主题。3、既充分发掘主题与考点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考查每个考点所包含的核心知识。(2013)13.有学者在论及中

3、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闭关锁国政策(2013)16.下图是某同学纪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19世纪四五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经济: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中国: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始近代化探索政治:世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中国: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进行社会改革(2014)13.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4、”。此官职应是()A御史大夫B丞相C锦衣卫D军机大臣(2014)14.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2015)1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B秦始皇统一文字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2015)15.下列对遵义会议的阐述正确

5、的()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2015)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方法一:弄清历史概念:中国古代史: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八股取士、民族融合、闭关锁国、大一统

6、、政权分立、金瓶掣签制等中国近现代史:小农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左右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世界历史:奴隶主民主政治、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工场”与“工厂”、“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资产阶级、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垄断与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宏观调控、冷战、多极化、全球化等。方法二:抓主干知识,以主干带枝叶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它包

7、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以主干知识,带动相关细节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网,把庞杂的历史编织起来。中国古代史:1、以朝代为顺序,明确每一时代的特征;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形成一个时代的知识体系;3、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生、发展、加强、衰落为主线,形成时序性、整体性的综合认知。中国近现代史: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史3、中华民族的抗争——抗日战争4、建国后的建设——改革开放前后的

8、中国世界近现代史:1、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