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

ID:23287644

大小:2.23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8-11-06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1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2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3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4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年第8卷第6期●中国循证指南共识●1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冠心病概述微血管病变被认为是潜在的心肌缺血治疗靶点。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1.3临床分型1979年WHO根据病变部位、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围和程度将冠心病分为5型: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但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在静息、动态或负荷心电图下显示心肌缺血改变,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或

2、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不足,无组织最常见类型。形态改变。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2)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由一过性心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肌供血不足引起。脉主干长1~3cm,左主干下缘分出前降支和回(3)心肌梗死:缺血症状严重,为冠状动脉闭旋支。前降支供血给左心室前壁中下部、室间隔前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2/3以及二尖瓣前乳头肌和左心房,回旋支供血给(4)缺血性心肌病:长期慢性心肌缺血或坏死左心房、左心室前壁上部、左心室外侧壁及心脏隔导致心肌纤维化,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面的全部或左半部和二尖瓣后内乳头肌

3、。右冠状动律失常。脉供血给右心室、室间隔后1/3和隔面的右侧或全(5)猝死:突发心搏骤停引起的死亡,多为缺血部。在相邻的各主要冠状动脉之间可能存在交通支。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同时或分别累及各主要的冠状1.4流行病学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部位决定了缺血症状和预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流后。管腔狭窄<50%时,心肌供血一般不受影响;行病,已成为欧美国家最多见的病种,近10余年管腔狭窄50%~70%时,静息时心肌供血不受影该病发病率在我国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冠心病发病响,而在运动、心动

4、过速或激动时,心脏耗氧量增率一般以心肌梗死发病率为代表,有明显的地区和加,可引起心肌暂时性供血不足,引发慢性稳定型性别差异。心绞痛(chronicstableangina,CSA);当粥样斑块1.4.1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据Chambless等报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时可引发急性心肌梗WHOMONICA1985-1990年29个监测点在5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725762名35~64岁人群中共登记79669件AMI近年来,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在心肌缺血中或可能的冠状动脉事件及各监测点年龄调整的冠状的地位受到重视。201

5、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动脉事件率,结果显示,29个MONICA监测点在将其列为稳定性冠心病的基本机制之一。冠状动脉不同国家人群间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国家(如法通讯作者:韩雅玲E-mail:hanyl@medmail.com.cn周玉杰E-mail:azzyj12@163.com霍勇E-mail:huoyong@263.net.cn20●中国循证指南共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年第8卷第6期国和英国)不同人群的死亡率也存在差异。29个率无显著降低。监测点人群中均显示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女性1.5危险因素及预防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3~5倍,男性死

6、亡率最高的地区仍为芬兰北加里素自幼年开始,在不同的年龄组,各种危险因素对勒亚(395/10万)和英国格拉斯科(385/10万),机体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不同。自20世纪50年代开最低为中国北京(45/10万);女性除英国格拉斯科始,以美国Framingham研究为代表的流行病学研为最高(127/10万)外,其他多数为(30~60)/10万,究已经确认了一系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中国女性为26/10万,西班牙加泰隆尼亚最低,为吸烟、血压和血清总胆固醇(TC)增高等,此后15/10万。在美国因心血管疾病致死者72%多发生称之为“传统危险因素”。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于

7、65岁以上,其中主要为冠心病。人们对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又有了新的认识,除1.4.2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根据最新发布的《中解释了一些传统危险因素不能完全解释的冠心病发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流病机制问题外,还被用于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增加。总体血脂有关成分、代谢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基上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因多态性和心理因素等被称为“新危险因素”。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下: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无论城市或(1)高血压:无论收缩压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