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

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

ID:23307027

大小:30.79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06

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_第1页
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_第2页
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_第3页
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_第4页
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知识点  篇一:初三-中考-化学总复习-之-化学实验-知识点-总汇  初三中考化学总复习之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汇  专题一化学实验(一)  一、实验常用仪器  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量体温——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洗气瓶、干燥管  药匙、镊子  器胶头滴管  的固体——广口瓶  分液体——细口瓶  类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

2、和铁圈)  辅助仪器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3、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固体——一横、二放、三竖立  品的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  取固体(托盘天平)——一调、二放、三回零用  液体(量筒)——一平、二看、三读数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酸碱液粘在皮肤上——一擦、二洗、三涂液2.物质的加热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  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随

4、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灭酒精灯  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注意事项定在有药品的部位  热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二斜:45°;  三向:试管口不向人  3.溶解  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振荡:腕动臂不动  搅拌:不可碰壁  浓硫

5、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过滤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作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要上烧杯紧靠玻璃棒  点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5.蒸发  ⑴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⑵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操

6、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  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  ⑴装配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⑵气密性检查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  —出现水柱  7.仪器的洗涤  ⑴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⑵难溶物的洗涤:A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B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  ⑶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  8.溶液的配制  ⑴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⑵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⑶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

7、拌。  9.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⑴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  ⑵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  10、固体物质的溶解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