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

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

ID:23307399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5

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_第1页
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_第2页
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_第3页
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_第4页
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先学后教”中的“示范”作用  【摘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贯彻现代教学理论,营造高校课堂的成功范例。笔者在“教”的实践中,认识到“示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后教”的过程中,教师用形象性的“示范”来熏陶感染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抓住契机,学生的实践性“示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先学后教“中,因地制宜,让教材的写法“示范”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一定会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出更多的示范和模本,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的盲目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先学后教示范教

2、师形象性示范学生实践性示范教材写法示范  现代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贯彻这种理论,营造高效课堂的成功范例。笔者在“教”的实践中,认识到“示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示范”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示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示范

3、”就是一面镜子,面对它,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查自己;“示范”8就是一个榜样,通过对这个示范的学习和仿效,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到自警自策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目的。  一、在“后教”的过程中,教师用形象性的示范来感染熏陶学生  在“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实践、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点拨的

4、过程中,教师用形象性的语言示范来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这样说过:“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是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而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感受到,即使学生达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才能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的内容,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动作将深奥的事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教师通过教学中示范性指导,让学生从中感知学法,领悟学法。  例如:学生学习格律诗的基本知识时,普遍反映“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5、这些专用术语在理解上有困难,死记硬背容易出错且不能记忆长久,这时就需要老师的精讲了。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亲自示范,用准确的解释和形象的身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笔者一手指着格律诗的第一联(第一、二句),同时另一只手指自己的头顶,说道:“第一联――首联,就好像是我的头顶。”学生们觉得很有意思,纷纷笑出了声。接着,笔者又一手指着格律诗的第二联(第三、四句),同时将手移置下巴处,说道:“第二联――8颔联,颔,就是下巴的意思。笔者再将手移至我的脖子处说道:“第三联――颈联,颈,就是脖子的意思。……”而学生也就依次类推,了解了

6、“尾联”。这样的形象教学,学生在笑声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头脑中以形象记忆的方法记住了这些专用术语,也为他们学好律诗打好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准确的语言解释加上身体语言示范让学生领悟到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创造性的运用在其他需要记忆的方面。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语言水平的要求应当比其他教师的语言要求更严,必须符合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要求。在教学时,我也要求自己能出口成章,熟练的运用成语、俗语、古诗词等,率先示范给学生做出榜样。记得一次教学调查中,学生表达很欣赏我对他们的评价和引导

7、,诸如“你连这个词语也知道呀,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呀!”简直难以置信,现在你已所向无敌““真是不鸣则矣,一鸣惊人啊”“这说明XX同学的语文学习开始登堂入室”“看哪位同学能别出心裁,给大家一个惊喜!“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你的眼睛简直就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这些评价语让他们获得被尊重的感觉,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热情,同时运用优美的语言,感染、熏陶了学生。  由此可见,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形象性的示范

8、作用,有助于养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美好的思想感情的语言习惯,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8因为学问这个东西,属于无形,所求于朝夕的熏染陶养,绝非一些分班级、定分数外表的形式制度所能勉强造成。古人所谓春风化雨,乃得空气教育之真义”。(林语堂《学风与教育》)“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教师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教师一定不要做,也就是说,‘身教第一’”。  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