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ID:23318196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类型质量检验仪器SOP文件文件编码SOP-QC-7050-00执行日期执行部门质量部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修订号批准日期执行日期变更原因及目:目的:建立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适用范围:熔点测定。责任:质检员实施本操作规程,检验室主任负责监督本规程实施。程序:1.简述熔点系指一种物质按照规定的方法测定由固相熔化成液相时的温度,是物质的一项物理常数。依法测定熔点,可以鉴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根据被测物质的不同性质,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C“熔点测定法”项下列

2、有三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分别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或凡士林及其类似物质,并在正文各该品种项下明确规定应选用的方法;遇有在正文未注明方法时,均系指采用第一法。在第一法中,又因熔融时是否同时伴有分解现象,而规定有不同的升温速度和观测方法。由于测定方法,受热条件和判断标准的不同,常导致测得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测定时,必须根据药典正文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选用方法,并严格遵照该方法中规定的操作条件和判断标准进行测定,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本规程仅适用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C“熔点测定法”中的第一法与第

3、二法,而不适用于第三法。2.仪器与用具2.1加热用容器硬质高型玻璃烧杯,或可放入内热式加热器的大内径园底玻璃管,供盛装传温液用。2.2搅拌器电磁搅拌器,或用垂直搅拌的杯状玻璃搅拌棒,用于搅拌加热的传温液,使之温度均匀。****制药厂操作标准----质量管理文件名称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编码SOP-QC-091-00页数7-22.3温度计具有0.5℃刻度的分浸型温度计,其分浸线的高度宜在50mm至80mm之间(分浸线低于50mm的,因汞球距离液面太近,易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分浸线高于80mm的,则毛细管容易漂浮;均不宜使用),温

4、度计的汞球宜短,汞球的直径宜与温度计柱身的粗细接近(便于毛细管装有供试品的部位能紧贴在温度计汞球上)。温度计除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规定外,还应经常采用药品检验用“熔点标准品”进行校正。2.4毛细管系用洁净的中性硬质玻璃管拉制而成,内径为0.9~1.1mm,壁厚为0.10~0.15mm,分割成长10cm以上;最好将两端熔封,临用时再锯开其一端(用于第一法)或两端(用于第二法),以保证毛细管内洁净干燥。3.传温液与熔点标准品3.1传温液3.1.1水用于测定熔点在80℃以下者。用前应先加热至沸使脱气,并放冷。3.1.2硅油或

5、液状石蜡用于测定熔点在80℃以下者。硅油或液状石蜡经长期使用后,硅油的粘度易增大而不易搅拌均匀,液状石蜡色泽易变深而影响熔融过程的观察,应注意更换。3.2药品检验用熔点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专供测定熔点校正温度计用,用前应在研体中研细,并按所附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干燥后,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避光保存备用。4.第一法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4.1供试品的预处理取供试品,置研钵中研细,移置扁形称量瓶中,按正文中各该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如该药品不检查干燥失重,则对熔点低限在135℃以上而受热不分解的品种,可采

6、用105℃干燥;对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品种,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个别品种在正文中另有规定的,则按规定处理。4.2取两端熔封的毛细管,于临用前锯其一端,将开口的一端插入上述预处理后的供试操作标准----质量管理文件名称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编码SOP-QC-7050-00页数7-3品中,再反转毛细管,并将熔封一端经叩桌面,使供试品落入管底,再借助长短适宜(约60cm)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质物体上,将上述装有供试品的毛细管放入玻璃管上口使其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供试品紧密集结于毛细管底

7、部;装入供试品的高度应为3mm。个别品种规定不能研磨、不能受热、并要减压熔封测定的,可将供试品少许置洁净的称量纸上,隔纸迅速用玻璃棒压碎成粉末,迅速装入毛细管使其高度达3mm;再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入一根管壁有一小孔的耐压橡皮管的小孔中,橡皮管末端用玻璃棒密塞,另一端接在抽气泵上,在抽气减压的情况下熔封毛细管。4.3将温度计垂直挂于加热用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的底端处于加热面(加热器)的上方2.5cm以上;加入适量的传温液,使传温液的液面约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加热传温液并不断搅拌,俟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尚低10℃时,调节升

8、温速度使每分钟上升1.0~1.5℃(对于熔融时同时分解的供试品,则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上升2.5~3.0℃),待到达预计全熔的温度后降温;如此反复2~3次以掌握升温速度,并便于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的全熔时的分浸线恰处于液面处。4.4当传温液的温度上升至待测药品规定的熔点低限沿低10℃时,将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