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

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

ID:23326411

大小:409.69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05

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_第1页
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_第2页
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_第3页
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_第4页
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与钢支撑施工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概况1.2.工程等别及防洪标准1.3.基本资料2.围堰方案对比及分析2.1.原围堰设计方案及其特点2.2.钢板桩围堰方案较原方案优缺点分析2.3.围堰方案的选定3.施工工期安排4.施工准备4.1.现场准备4.2.技术准备4.3.材料、机械准备5.施工工艺及方法5.1.钢板桩施工总体布置5.2.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5.3.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5.4.钢板桩施工顺序及方法6.基坑监测方案6.1.观测点设置6.2.观测频率7.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7.2.质量领导小组

2、职责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8.1.安全施工措施8.2.文明施工措施9.应急救援预案9.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9.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9.3.钢板桩围堰施工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9.4.应急救援组织架构9.5.事故报告附件1钢板桩支护简易计算书附件2钢板桩围堰布置图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概况XX泵站位于XX桩号9+310处,为新建穿堤排水泵站,需开挖部分堤段,该处原堤顶高程约为4.40m,围内河床高程约-0.8m,外江河床高程-2.6~-5.9m。泵站设计抽排流量为10.8m3,装机3台,均为1400QZB-125D型潜水泵,总装

3、机555kw。泵站由闸室、围内侧进水铺盖护坦、外江侧消力等组成。泵站闸室底板高程-3.60m,交通路面(堤顶)高程为4.90m。内河侧、外江侧翼墙均为钢筋砼挡墙。1.2.工程等别及防洪标准本工程属于XX河堤的穿堤建筑物,工程建筑物的级别为1级,工程的防潮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涝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产生的径流量遭遇外海5年一遇潮水位相对应的典型潮水位过程线一天排干。1.3.基本资料1.3.1.水文1)设计暴雨根据XX市气象站的设计暴雨成果表,工程所在处涝区的设计暴雨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的设计值为304.7mm2)施工洪水围堰防

4、洪标准采用枯水期10~3月10年一遇洪(潮)水。1.3.2.工程地质XX泵站地基主要由人工堆积(Q4S)、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淀(Q4mc)和第四系河流冲积相沉积(Q3al)的填土、砂层、软土、粘土、中粗砂等构成,个土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填土(Q4S):主要由粉质粘土和含泥中细砂组成,结构疏松~稍密,层厚3.50m~5.00m。粘土(Q4mc):浅灰黄色,软塑状,层厚小于2.15m,呈透镜体分布。砂层(Q4mc):由细砂、中粗砂等组成,呈浅灰色、浅黄色,松散~稍密状。该层厚度1.40m~4.9m,顶板埋深0m~5.0m,相应高程为-0.22,m~

5、-0.60m。软土层(Q4mc):由淤泥、含贝壳淤泥等组成,呈深灰色,流塑状。标贯实验值一般为1击。该层分布稳定,厚度大,达11.0m~17.10m,顶板埋深2.0m~8.4m,相应高程-2.22m~-4.00m。粘土(Q3al):呈灰色、灰白色、黄白相间等花斑色,成分主要为粘粉粒,可塑~硬可塑。标贯试验击数为8击~9击,内夹中粗粉细砂层。该层分布稳定,层厚打4.0m以上,但埋藏较深,层面卖身为17.40m~23.50m,相应的层面高程为-13.00m~-19.10m。均属较高~高压缩性土,强度低,不易作建筑物天然地基,须经过地基处理方能满足刚

6、性建筑物基础要求。强度高,工程特性好,厚度薄,分布不连续,亦不易作为水闸的天然地基,强度稍高是稍好的持力层,厚度变化大,亦不宜做天然地基,斑粘土呈可塑~硬塑状,工程特性好,但埋深较深,一般在高程-13.0m以下。另外,地基土中存在透水性较强的砂土层,而且分布较浅,厚度约0m~5.00m,开挖基坑存在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应采取防渗或降水措施,同时加强基坑支护。1.围堰方案对比及分析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且基坑与现状河道、周边建筑物等距离较近,因此要求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必须要小;同时由于水位较高,支护离基坑较近,因此要求支护的止水性能要好。2.1

7、.原围堰设计方案及其特点原设计围堰采用砂填筑,外河侧先铺设编织布两层,上压双层砂包,底脚形成砂包反牙平台;基坑侧先铺设反滤土工布两层,外压单层砂包,底脚形成砂包反压平台,平台打设4m长松木桩。堰顶高程2.5米,堰顶宽2.0米;外河施工期水位1.0米,堰脚底高程在-6.0米左右,挡水深度在6~7米间;迎水坡坡度为1:2,背水坡坡度均为1:2.5。2.2.钢板桩围堰方案较原方案优缺点分析2.2.1原设计砂土围堰1、经测量放线,原设计砂包围堰占用河道较多,缩窄了河道,也对行洪造成一定隐患;并且,占用河道需经过航道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审批,对施工造成影响。

8、2、堰体挡水高度较大,基础为透水性强的淤泥、粉细砂,容易造成渗漏,堰体底部填料在沉降作用下造成土体滑移,影响施工进度及安全。2.2.2钢板桩围堰1、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