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ID:23354827

大小:71.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7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1页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2页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3页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4页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不【摘要】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以人的生存和际遇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关心个人存在、强调自由选择、倡导“我”与“你”的对话的师生关系,对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我教育;锻造教师的主体性,提高教师对自身选择的责任担当和对学生选择的引导作用;建构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H0568(2016)27-0132-03存在主义(Exi

2、stentialism)是一种关心人的生存和境遇的哲学,对当今世界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教育思想作为哲学论述中一种对教育问题的关心,因具有的强烈的人本色彩而广受教育界的关注。教育是研究人的生成的学科,教育实践是最切近人的存在与本质的活动,“人是何种存在,可以成为什么样的存在”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存在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对我们当今反思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探讨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仍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参考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概析存在主义全部哲学的核心

3、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其核心观念由萨特提出,即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即首先人存在、露出场,然后才说明自身。每个人的本质是由他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人生存的状况、境遇、价值、意义也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以此相推,人是绝对自由的,但自由必须凭借个人的选择与行动来表现,积极自由的行动才反映自由、说明自由。可以说自由是一种选择与否定选择的权利,它的基础是自我,自我的根本特征即“自主性”。与此自由权利相联系的是“责任感理论”,自我的行为首先应对自己负责,不仅要对行为的后果负责,还要对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4、负责,这意味着人要勇于成为他自己。可以看出,人的生存和境遇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起点、核心,也是它最终的归宿。以人为中心,以及存在、自由、选择三个关键词贯穿了它全部教育理论的始终。1.以人为本个人的存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存在主义关注的始终是人的生存和价值,高度重视教育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把人受教育看作人摆脱不利于他的境遇的必要的准备。存在主义认为传统的教育太过于简单化和客观化,摒弃了个人的情欲与需要,而强调与个人自由存在相对立的东西,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把个人的自我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专注于人的理

5、性的发展,注重抽象概念、科学及其客观性,抹杀人的主观性。如传统教育只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人的自我发展;行为主义教育基于刺激一反应的公式,重视教材的逻辑顺序和程式化教学,以控制学生行为来实现教育目的,肢解了学生的自我;实用主义教育把个人活动仅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目的,教育的结果则归于社会的改良;结构主义教育的中心是要求发展认知结构,而不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存在主义认为,教育是关于自由选择以及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过程,而并非是使文化遗产永存而建立的社会机构,并非传递永恒真理的途径,也不是使青年适应于民主社会生

6、活的工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1.自由选择__强调个人判断的知识观和活动课程观与传统教育哲学希望个人服从于、归属于一个已经存在的社会相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更希望教育能使人更好地独立于社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境遇,所以教育要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具体目标是:发展个人意识;给予人自由的、合乎道德的选择机会;鼓励发展自我认识;发展自我责任感;唤醒个人承诺感。存在主义强调,教育要使人认识自己的存在,使学生养成对待生活的态

7、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真诚、选择和决定的能力以及责任感等。因此,要承认和重视人的自由选择的能力,这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教育要为形成这样的能力而打下基础。因此,在对知识的看法上,存在主义者认为知识之所以重要,并不是由于它本身重要,而是因为它把人从无知和偏见中解脱出来,帮助他取得个人自由,并使他发现真正的自我。无论是感觉、知觉、科学的证明,还是逻辑的证明、直觉,所有知识的真伪,最终必须由个人作出判断。学校不能再把教材本身作为目的,必须把学习看作是培养自我的手段。因此,存在主义者反对把知识的多寡看

8、作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获得知识以及获得知识对他们有什么意义。在课程上,存在主义的课程目标取向是在传递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塑造人的品格,使人学会真正的共同相处。如布贝尔所说,“引导人们去充实人生的精神,使人们出于自由的情怀而建立相互之间生机盎然的相遇关系,将真实的公共人生与私人人生和谐、协调地结合起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主义反对理性,反对永恒的、不变的知识体系,因而反对学科课程,力主活动课程。他们承认个人在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