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

ID:23356526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_第1页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_第2页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_第3页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_第4页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  [摘要]建立科学健全的教师激励机制对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激励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师的需要认识不到位、激励手段单一、聘任和考评制度尚不够完善、激励内容缺乏弹性等。根据激励机制的以人为本、公开透明、差异性原则,思考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作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薪酬分配体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保持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问题原则实现  [作者简介]周国华(1974-),

2、男,江苏如皋人,江苏大学人事处师资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蒋国伟(1963-),男,江苏宜兴人,江苏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江苏镇江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66-02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不同高校的发展竞争也愈加激烈,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师资力量。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所在,是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

3、的竞争。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高校师资水平的高低,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是高校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主导着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掘高校教师的潜力,是实现高等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激励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通过一定的中介机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一致起来,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发挥他们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中,就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

4、动性,促进教学水平和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使得激励日益成为一个核心问题而开始受到重视,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教师队伍中进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师从教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全面发展。我国高校在教师激励方面虽已取得部分创新,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如不健全的、静态封闭的管理体制,并且对教师缺乏系统的心理需求分析,造成了激励机制不合理和不完善。  1.对教师的需要认识不到位。学校管理者只有认清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以及同一教师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才能有针对

5、性地选择激励策略和方法。因此,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教师有不同的心理和实际工作需求。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教师的激励方式是“一刀切”的,因此激励效果也并不理想。学校管理者只有了解教师的真实需要,才能因人而异地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8  2.激励手段单一,忽视教师精神需要。由于部分高校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了解,认为单靠物质上的投入就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实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教师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有限的,而教师激励更多的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激励,更多地满足于教学和科研的成就感。高校有些基层学院或

6、部门以为搞创收,用物质能刺激教师的积极性,其实这是一种莫大的误区。事实是,物质激励有必要,但高校教师不仅会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更需要的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教师在满足生存需要后,更多关注的是对尊重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高校单一化的物质激励方式已无法满足教师多元化的需要,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3.聘任制度尚不够健全。受校内外环境和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教师的聘任机制不够灵活。灵活的机制应该是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在当前高校里往往流于形式,普遍存在着“评

7、聘结合”“一聘终身”的情况,高校教师职称高低与各项福利待遇密切相关,职称代表了教师的身份地位。高校目前聘任制度尚不够严格,没有真正做到按需设岗和择优聘用,聘任考核指标也不够明确,身份管理过于严格,优胜劣汰的教师激励机制和更新流动机制并不完善。  4.激励的内容设计缺乏弹性。高校教师的工资结构比较单一,没有按照岗位来设定,干得好坏,成果多少,差别不大,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体现多劳多得原则,要让工作与绩效挂起钩来。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工资的“弹性”来体现工作的“绩效”。8  

8、5.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目前高校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只设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四种结果类型而缺乏量化硬指标,并且优秀率和优秀指标上限的规定使考核结果没有较强的可比性。有时部分基层单位为了照顾个人晋升给予考核优秀,从而出现教师考核轮流优秀的情况,完全不能如实反映真实考核情况,从而使考评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同样,对教师教学、科研等业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