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

ID:23387388

大小:11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7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_第1页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_第2页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_第3页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_第4页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与十个基模  自从江泽民同志在APEC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之后,有关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文章、报导、书籍开始日见其多。但是,依我之见,很多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是很不到位的。比如说,“我们正在学习”,“我们都爱学习”,“我们都在努力学习”,所以我们是学习型组织。试问:这样的组织就是“学习型组织”吗?不是。这是望文生义。如果按照这么个理解方法,孔夫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早就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了,何必等到今天21世纪呢?现在市面上有有关“学习型组织”的书在销售,有的恐怕连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都

2、没看,就开始长篇大论了。这种浮躁之气,令人担心。  当前,可以读到的有关学习型组织的原著有两种版本,一个台湾版本,是杨硕英主持翻译的;另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翻译的,大家可以对照着读。读这种书比较艰难,据报导,就是连国外的学术刊物编辑读起来也颇感困难,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月两个月,你肯定啃不下来。  那么,究竟什么叫“学习型组织”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关专家有一段定义式的文字。他说:“这种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有伟大的学习团队,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能够不断创新。”大家注意,“创新”

3、是第一个重点词。再往下看,“在这样的组织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和以往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同时亦以令其成员振奋的共同愿景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相适应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中体会到工作的真正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这句话太长了,什么意思?大家注意,这里有第二个重点词——“潜能”,就是说你还有本事,你不应该是今天这个样子,今天这个样子绝对不是你最理想的状态。“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中体会到工作的真正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4、”,把这句话再概括一下,就是在这样的组织中能够体悟到生命的意义。把我们的每一个组织建设成这么一种组织该有多好啊!又有创造力,又有生命潜能的发挥,还能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概括,具体来讲,还有很多说法。比如,这样的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这样的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等等。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立人是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70年获得史丹福大学航空及太空工程学院的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大家不要小看他的这个背景,这个人是研究飞行的,是搞系统动力学的。这个背景决定他这个人有他

5、的独到之处。大家还要注意,他的供职机构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这个学院的重大成就是管理学研究,很多理论是从它这儿产生的。彼得·圣吉受业于佛瑞斯特教授。佛瑞斯特是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搭配的权威。圣吉受他老师的引导,又把系统动力学理论与组织发展理论往一块糅合,结果大有创造。大家知道飞机是可以往天上飞的,那么为什么桌子飞不起来呢?桌子肯定是缺点东西,所以它不行。通过圣吉等人的研究,开发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社会组织发展蓝图,在这个组织里,人们能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知道每天上班应该做什么;知道如何找到问题的“关键解”,从而使组织发展得更好。彼得.圣吉教授1

6、992年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开拓者奖”。去年彼得·圣吉曾到中国,到中国人民大学发表过演讲。圣吉这个人他懂得飞机起飞,又把飞机起飞与我们社会上的组织腾飞联系在了一起,好了,整个思路就是这么制定出来的。  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这个理论会产生呢?首先我们要懂得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个什么时代呢?是“加速发展、竞争激烈、不进则退、不兴则亡”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快速变革、速生速死的时代。  放眼环球,世界500强企业,每年筛选下去四分之一,有的还在圈外活着,有的则消失了。  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能活5年的只有10%。  中关村的企业,每年60%倒闭、60%

7、新生。以上信息是人大教授叶延红提供的。有人再由此总结出一个圣吉公式:  学习速度<变化速度=死亡  这个公式很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由此我们可以警觉一番。讲清楚背景,大家就可以理解了,原来这种理论之所以产生,不是没有原因的。外部世界变化很快,如果我们不学习、不充电、不增加我们的能量,将导致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组织由衰退而消亡。  我们再来看一看世界著名公司的基本情况。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许多大公司,包括IBM,包括GE(就是爱迪生创办的公司),这些世界企业界的楷模,开始出现亏损、滑坡。经过反思,很多发达国家认识到,在当今形势下,在知识经济的关口,只有善

8、于学习,不断改变自己,才能够适应发展。再深入一步思考,他们得出这样的认识:工业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