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

ID:23402255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7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_第1页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_第2页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_第3页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_第4页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文化软实力    摘要: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新兴的竞争力。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意识形态与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否认,在复兴中华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它的价值何在,我国又应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为我国的后续发展带来持久动力,从意识形态角度对文化软实力进行哲学反思是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文化;功能;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63-02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而这种硬实力的较量已悄然达到了制约平衡状态,如何打破国

2、际竞争力的瓶颈,形成更具普遍性、持久力的竞争力呢?我国已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自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关键词“文化强国”起,文化兴国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吹响。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一、文化及其功能7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文化既是中国人所熟悉的精神宝藏,也是每一个中国引以为傲的文明财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着变

3、化,现在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概念,指人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狭义的“文化”概念,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有关的观念形态。  文化的功能成就了它的价值:一是知识传承功能。二是教化、培育、塑造人的功能。三是维护、调控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四是认识功能。  二、文化软实力及其功能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察觉到文化内在蕴含的强大能量,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有的学者把文化软实力定义为一种资源;有的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所内含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新力

4、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综合国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力概念和软实力概念的延伸,或者说是在文化力概念和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文化力概念与软实力概念又是在综合国力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理论也属于综合国力理论的一个分支”7。综上所述,较全面的阐述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是指文化吸引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凝聚力以及文化传播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不是单一地指文化吸引力。它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文化对社会各个方面具有反作用与潜移默化的渗透能力,包括对经济、政治等无形的影响力;文化能够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民素质、激活创新精神,从而凝聚合力;文化还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它的

5、传播辐射功能强化了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力量。  首先,文化软实力将社会经验代代相传,从而维系并彰显社会历史的连续性。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上一代人的社会经验和理论知识为基础。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和每一代人的历史实践中传递着知识和技能。  其次,文化软实力对人类的教育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而各国间激烈的经济、军事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当代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这一切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具有科学完善的现代文化教育体系。文化软实力能够培育民族精

6、神、构建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传承民族传统,并能全方位提升国民的科技素质、人文精神素养、道德品质、法律意识,这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再次,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文化软实力通过人类这一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文化丰盈了人的知识,提升了人的综合素质,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形成了与社会文化相符合的人文精神,并通过这些变化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后,文化软实力是各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发觉的重要途径。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觉”7,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

7、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通过文化的方式,使人类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认识。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功能  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