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

ID:23432792

大小:8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_第1页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_第2页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_第3页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_第4页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管理杨英(重庆涪陵中心医院ICU408000)【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500例各种原因需使用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管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500例患者中425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顺利转出ICU,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机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道失去湿化过滤等功能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规范护理流程,提高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

2、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关键词】人工气道气道湿化气囊管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039-02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把气体送入及排山肺部的一种技术,人工气道是指导管经U、鼻腔或于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是预防和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分泌物误吸入肺、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清除,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是抢救病人生命和维持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现将500例人工气道器械通气的护理和管理

3、方法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病例中,木组选取了500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其中男350例,女15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95岁;行气道机械通气时间最短5h,最长55天;其中:1例气管导管堵塞,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机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425病例均顺利脱机拔管并转出ICU或直接出院。2人工气道管理2.1固定气管导管方法2.1.1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①常规胶布固定法。②绳带固定法。③气管导管固定器。2.1.2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剪一根长10cm,宽2.5cm白布纹胶布从中间剪开一部分约2/3,

4、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将另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缠绕在气管的外露部分。疲与绳带固定法和常规胶布固定法交替应用,以减少导管对鼻翼黏膜的压迫。2.1.3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用系带固定气管导管,套管系带打手术结,松紧度适宜,以放入1指为宜,为防止颈部皮肤勒伤,可在系带上缠绕纱布或穿一橡皮管。48小时内严防导管滑脱和移位。密切观察伤口冇无渗血,周围冇无皮下气肿等并发症。2.1.4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于躁动患者,不能耐受气管导管患者应及时应用镇静剂并用约束带固定手脚,以防患者自行拔管。2.1.5正确体位将患者头部稍后仰,以减轻气管插管对咽部的压迫,经常改变体位可减轻导管对局部的损伤。2.1.6

5、妥善固定呼吸冋路保持呼吸冋路与气管导管处冇一定的伸展度,为患者更换体位或治疗护理吋妥善固定以防意外拔管。2.2气道的湿化管理2.2.1加热型湿化器湿化器内的温度应在39〜4CTC,以保持吸入气的温度在32〜37°C。2.2.2雾化湿化在吸气回路中连接一雾化器,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微小颗粒,送入气道;雾滴直径大小决定在气道内沉积的部位;湿化效果不如蒸汽湿化器,不宜长吋间使用,多用于气道内给药。2.2.3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可截留患者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有效利用患者呼出气的温度和湿度,给吸入气加温加湿,避免呼吸管路干燥,又可过滤和吸附呼出气中的细菌,防止细菌滋生,降低呼吸机

6、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和交叉感染的机会。但不适用于痰液较多以及长期使用机械通气患者。2.2.4气管内直接滴注湿化是通过注射器、输液器、或者微量泵直接向$道内持续或间断滴入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间断给药法是较为常用的湿化方式,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3-5ml,脱去针头将湿化液直接注入气道内,1-2小吋一次。2.3预防下呼吸道细菌污染2.3.1细致的口腔护理。2.3.2安全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2.3.3预防医源性污染。2.3.4保持呼吸道通畅。2.4预防气道梗阻2.4.1妥善固定气管导管。2.4.2痰栓或异物(如血块)阻塞人工气道处理应冲洗气道,刺激咳嗽、

7、稀释痰液将痰栓或异物吸出;紧急处理:应立即拔除人工气道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然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2.4.3头部位置改变或导管位置改变气囊充气过多或气囊偏囊,气管导管使用吋间过长等导致气囊疝出而嵌顿导管远端开U,应立即将气囊气体抽出,再重新慢慢充气。2.4.4及吋倾倒呼吸管路积水。2.5气囊的管理2.5.1气囊充气气囊测压器可准确测量气囊的压力,无气囊吋可采用两种方法掌握气囊的充气量:(1)最小漏气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吋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