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ID:23432855

大小:75.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1页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2页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3页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4页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5页
资源描述: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关键词】大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P53蛋白;PCNA蛋白大肠癌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转移。临床上尚无可靠的方法预测预后,因此探讨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生物标记是大肠癌基因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53、PCNA蛋白进行检测,探讨它们在大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1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全部病例选自2017—2017年我院大肠癌根治术切除标本共5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8士)岁。分化程度和

2、转移情况为:高分化19例,中分化19例,低分化13例;伴淋巴结转移19例,伴肝脏转移2例。所有材料按照全国大肠癌协作组制定的标准,由两名病理医生复查确定。试剂免疫组化试剂盒:鼠抗人PCNA蛋白抗体(即用型),鼠抗人P53蛋白抗体(即用型),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及PCNA蛋白,阳性对照由试剂盒提供,阴性对照由PBS代替一抗,实验步骤按说明书操作。按全国大肠癌协作组1986年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类[1高分化(管状腺癌I级及乳头状腺癌),中分化(管状腺癌II级及粘液腺癌),低分化(管状腺癌III级及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

3、颗粒为P53、PCNA阳性细胞,对染色阳性细胞,高倍镜下选择10个视野计数,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数10%〜25%为(+),26%〜50%为(++),51%〜75%为(+++),>75%为(++++);P53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数<10%为(_),10%〜25%为(+),26%〜50%为(++),51%〜75%为(+++),〉75%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或无)和淋巴细胞浸润(_、+、++、+++)。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t检验、相关性检验。2结果大肠癌P53、PCNA阳性表达情况见表1。表1P53、PCNA阳性表达情况和

4、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2。3讨论人类P53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其所表达的产物为分子量53kD的核磷酸蛋白。野生型p53基因表2大肠癌P53、PCNA蛋白表达结果例数P53蛋白抗肿瘤作用主要是进行细胞周期检查点(checkpoint)的正常调控,使DNA损伤细胞进入G1/G0期阻滞和DNA修复程序,而不能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恶性增生,而一旦p53发生突变,这种作用将会大大降低。因为突变型P53蛋白较野生型P53的半衰期延长,所以才可以用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到。在人类约75%的癌中都发现突变P53蛋白,如食管癌、肺癌、胃癌

5、、结肠及直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尤其是在大肠癌患者预后判断上具有一定的意义[2,3]。本研究发现P53蛋白表达与癌的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突变P53蛋白的过表达将会直接影响大肠癌的恶性程度。综上,P53蛋白过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大肠癌P53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造成其临床表现恶性程度高的原因之一。伴随P53基因突变的发生,细胞增殖活性是否一定增高?我们选择细胞增殖状态的理想标记物PCNA对此进行研究。PCNA是非组蛋白细胞核多肽,是DNA聚合酶S的辅助蛋白,是DNA复制的必需物质,其含量与细胞增殖状况密切相关,现己成为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有效

6、指标[4]。目前研宄认为,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在评价肿瘤细胞群体增殖活性方面优于其他技术,其表达在细胞增殖周期G1后期开始升高,G1〜S期交界时达高峰,S期持续高水平[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高分化癌组中的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持续高水平。说明同时检测PCNA蛋白表达较单纯根据病理分级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更为客观可靠。因此,可认为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PCNA的高表达表明该肿瘤恶性程度较高,且在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中也起着更重要作用。说明P53和PCNA蛋白都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合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

7、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能更客观、准确地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这两种指标对大肠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参考文献】[1]全国大肠癌病理研宄协作组.全国大肠癌病理研宄统一规范[J].中华肿瘤学杂志,1986,8(2):156.[2]FlamiuiG,CariglianoG,RattoC,lcancer[J].EurJCaneer,1996,32A(5):802.[3]徐永兴.P53和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