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

ID:2343432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_第1页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_第2页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_第3页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_第4页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研究于亚男马洪滨辛颖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科,辽宁大连116001[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救治研究。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为患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无高血压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症状临床特点。结果①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治愈出院,还有8例患者由于血压较高,在相同治疗之下仍然还存在心绞痛、轻微的心力衰竭症状;对照组共有38例患者治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由于还伴随有轻微的心力衰竭而延迟出院时间。②观察组的脉压为(63.2±18.3)mm

2、Hg,对照组的脉压为(50.6±11.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比血压正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加困难,在同个治疗方法之下,治愈率较低,住院时间更长,脉压也较大,固医生在对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须正确对药物用药进行调整,将该病症患者的脉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梗死面积的扩大,以此改善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jyqkg,即1片。舌下给药约2~3min起效、5min达到最大效应,血药浓度峰值为2~3ng/mL,作用持续10~30min,半衰期约1~4min)。或者β受体阻滞药物(国药准字H

3、32025391,VetterPharma-FertigungGmbH生产的倍他乐克,装在一次性注射器中,2~3次/d,每次使用mg1支。)倍他乐克分中有缓释制剂,其能在预定的时间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消极情绪。1.2.3不同治疗方法在对观察组采取上述相同治疗法后,还要做相对并发症的治疗,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治疗。1.2.3.1心律失常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除了使用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美西律200~300mg/次(国药准字H13021318该药品生物利用度为80%~9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吸收较低,口服后30min作用开始,约持续8h,2~3h达到血药峰浓度。口服200mg的血药峰值为0.3ug/mL,口服400mg时约为1.0ug/mL)之外,还包括心包炎的治疗、控制肺部感染等。1.2.3.2心力衰竭除了对AMI患者心力衰竭、并发泵衰竭的治疗,还应包括吸氧、接触支气管痉挛等治疗,在必要时给患者服用利尿药(国药准字H44023235,服用1~2次/d,25~50mg/次。该药品与血浆蛋白结合,口服2h起作用,达峰时间为4h,作用持续时间为6~12h。最开始阶段血药浓度下降较快,伺候血药浓度下降明显减慢),做血管再灌注治疗。1.3显效与无效标准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心

5、肌梗死症状明显消失,高血压明显降低,将这一类患者称为显效;血压仍高于60mmHg的则称为无效。对照组:将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明显消失的患者称为显效;其他则称为无效。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2结果通过2~5周的治疗之后,得出两个结果:①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治愈出院,8例患者由于血压较高,在相同治疗之下仍然还存在心绞痛、轻微的心力衰竭症状;对照组共有38例患者治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由于还伴随有轻微的心力衰竭而延迟出院时间。②观察组的脉压要比对照组的脉压高。③P<0.0

6、5该次研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3讨论高血压是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之一,其容易引发左心室肥厚,从而加重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加大患者的猝死率[7]。以往对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更多偏向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研究,如2012年王彬所发表的《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结果验证了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8]。王彬所研究的两组治疗之后脉压数与本研究相差不大。不同的是王彬还对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做对比,这是此次研究所缺乏的。而本次研究也有突出之处,比如对住院时间的统计,对X2的结果检验。此外,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均证明了血压水平的高低与急性

7、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血压高的人要比血压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病,这是因为脉压水平增高反应大动脉硬化,大动脉硬化则会通过各种机制使得人体的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加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性。从上述两组结果的对比中,得出观察组的脉压水平要比对照组的脉压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心肌梗死患者的脉压水平越高,血管搏动负荷加重,其预后越差。因而,在治疗中,需要将该病症患者的脉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此改善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