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

ID:23435799

大小:5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_第1页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_第2页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_第3页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_第4页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摘要】随着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完成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空前扩大并成为第一大税种,然而我国现行的“财税合一”模式处理方法存在着扭曲会计概念、违背会计原则以及计量混乱的弊端,且这种弊端在改革之后,不当之处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对增值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财税分离”理念的会计核算处理模式,对增值税进行费用化处理及报表列示。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关键词】营改增

2、增值税会计费用化一、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模式理论基础理论界对增值税会计模式争论主要有建立在代理说基础之上的“财税合-”模式和建立在费用说基础之上的“财税分离”。费用说是将增值税看作在流通环节新创造的价值所承担的支出所支付的代价,因此增值税可进入利润表对企业损益产生影响。将增值税费用化后可以有效解决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缺陷。对增值税进行费用化既可以右利于规整会计相关原则、概念上的认知,使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准确,便于使用者做出决策,所以建立在费用说基础之上的“财税分离”模式增值税会计不仅符合会计目标,而且满足税法需求。二、现行增值税核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一)违背了会计配比原则在增值税转型

3、之后,对购进经营性生产用固定资产缴纳进项税额可以从次月销项税额中一次性扣除,致使某个月份抵扣的进项税额特别大,抵减之后应缴纳增值税就特别小,而经营用固定资产作为长期资产在后续的经营期间使用N年,在使用寿命内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产生销项税,这明显不符合会计上的配比原则。(二)忽略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在营改增之前,营业税业务处理是含税价,相关支出进入损益表对利润产生影响,会计信息较为完整、合理。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以间接税的形式不能再对损益表产生影响,导致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真、不完整。(三)违背了历史计价原则企业对资产的处理一般都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以购买资产时支付的

4、全部合理价格作为资产入账价值,而增值税会计相夫处理的方法下,购进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不包括支付的进项税,仅将支付的合理价款扣除进项税剩余的借款作为该资产的入账价值,致使资产账面价值核算不完整。这一做法明显违背了历史计价原则。三、增值税费用化会计核算模式设计由于我国增值税会计所采用的“财税合一”模式,在确认、计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弊端,想从根源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将增值税“价外税”改为“价内税”,转型为以“财税分离”模式的会计处理。(一)科目设置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增加“增值税费用”、“应交税费__应交增值税”和“递延增值税”三个科目分别核算会计上的增值税费用、税法上的应纳增值税额和财务会计与

5、税法二者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纳税额。1.“增值税费用”科目。该科目用来核算增值税业务产生的费用,按照既成的会计原则进行处理即可,借方发生额登记销售收入所产生的销项税额,贷方发生额登记己销产品成本产生的进项税额,余额为本期应缴纳的增值税费用,在会计期末,该账户全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没有余额。2.“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科目。该科目用来核算增值税业务产生的税金计算和交纳,借方登记按税法规定准予抵扣的本期进项税额和已交纳的税金,贷方登记按税法确认的本期销项税额,余额为企业应交或多交的增值税。3.“递延增值税”科目。该科目用来核算增值税在会计与税法核算差异造成的暂时性

6、差异纳税金额,当二者差额大于0时,表明会计上核算的应缴纳增值额大于税法上核算的应缴纳增值额,差额应计入“递延增值税”的贷方,表示在后续期间应该补交的增值额,当二者差额小于0时,表明会计上核算的应缴纳增值额小于税法上核算的应缴纳增值额,差额应计入“递延增值税”的借方,差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额,应在后续的会计期间抵扣或者对以前期间形成的贷方增值额转销。(二)新模式下具体会计核算步骤1.调整与增值税相关的内容,在核算增值税业务中,会计处理结果与按照税法规定处理结果存在差异时,应分别按照财务会计、税法规定计算的的应缴纳增值税额计入“增值税费用”与“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科目下,两者之间

7、存在的差额,计入“递延增值税”科目下处理。本月递延增值税=本月增值税费-本月应交税费=(本月销项税额-与本月销售额相匹配的进项税额)-(本月销项税额-本月可抵扣进项税额)由此可以看出这与本月销售情况相关度不高,其中本月抵扣进项税额是指本月经过确认后与销售额所对应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加上上月留抵可抵扣税额,再减去本月月末留抵税额。GP:本月抵扣进项税额=经过认证后与销售额相对应的可抵扣进项税额+上月留抵可抵扣税额-本月月末留抵税额如果“本月递延增值税”,其税值为正值,这就意味着会计核算的增值税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