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ID:2346947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_第1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_第2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_第3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_第4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初探——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周钢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在人事管理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应尽可能在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思维上进行变革,体现“良性路径依赖”,避免制度变迁进入“锁定”状态,出现“非良性路径依赖”现象。制度变迁的转型有助于提高我国报业集团媒介管理的“软实力”,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发挥管理的协同效应,则是我国报业集团顺利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jyqk×AB×E),员工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M(即工作积极性[激励水平])和员工自

2、身的工作能力AB,而且还与E(即工作条件[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报业集团不仅要对新媒体人才进行充分激励,而且要为新媒体人才发挥自身能力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物理工作环境,而且还包括舒适的人文环境。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近期出台《互联网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参照互联网企业对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管理的实践,对技术人员晋升设计了“技术通道”“管理通道”双向畅通的职业通道,以改变传统媒体技术人才队伍薄弱的状况,为媒体融合发展打牢基础。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从改革开

3、放以来到21世纪初,在制度变迁的推动下,我国传媒经济运行中的垄断力量逐渐减少,经济性垄断力量不断提升[15]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的效率,发挥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提升传媒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性垄断力量,将是今后报业集团人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一)转换制度变迁方式在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改革过程中,制度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媒介融合初期,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引擎”效应,这是报业集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媒介融合打开局面之后,应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协同效应,让不

4、同的利益主体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的报酬,激发最大能量。在传媒改革中,“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率较高,但产生的效益不一定就高。诱致性制度变迁在制度安排上往往契合现实需求,但是速度比较慢,制度安排效率较低。”[16]因此,在报业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中适时变换制度变迁的方式,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提高报业集团员工的积极性。(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我国报业集团充分发挥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人力资源的专长,使员工的能力与相应的岗位对应。从纵向上来讲,报业集团员工各

5、有不同的能级地位,在我国,包括报业集团在内的事业单位按岗位进行管理,管理岗位分一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一至十三级、工勤岗位分一至五级,如果员工的工作与其能级地位不匹配,就会出现人力使用不当和低效的情况。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报业集团应充分考虑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员工的长处,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对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尊重不同类型员工的劳动成果,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人才的主要保障。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改革应明确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配置,做到能级对应,激发

6、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三)发挥管理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对报业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因此,我国报业集团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人事制度的管理协同效应。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基于人事管理的协同效应,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部门会更加积极追求报业集团的广告、发行、印刷和其它经营实体的多元化收入,努力改变依靠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改善媒介产业的盈利结构。尽管在报业集团内部,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的职能和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有效协同不同部门之间关

7、系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传统报业和新媒体产业两者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jyqk].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7]光明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组.打造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一[N]光明日报,2015-06-06(N7).[3]朱春阳,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介融合的上海模式[J]中国报业,2014(15):46.[4]黄鑫宇中国近现代报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规律[J]中国出版,2013(3上):59-64.[5]陶喜红,中国传媒产业市场

8、结构演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2[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制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见(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4.[8]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J].中国记者,2009(8).[9]国秋华,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4.[10]杨成杰,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