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

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

ID:23470978

大小:8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8

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_第1页
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_第2页
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_第3页
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_第4页
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现象综述摘要:在儿童早期词汇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词义泛化现象(overextension)。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中的儿童词义泛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探讨汉语儿童出现词义泛化的特征与原因,帮助儿童更好的理解词义,习得语言。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词汇泛化现象习得从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可以得知,词汇部分的习得对于儿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儿童的语言表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儿童词汇的习得阶段较短,在短时间

2、内儿童学会词汇表达,并习得大量词汇,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迅速并非常复杂的变化。比如,在习得词汇类型方面,儿童早期词汇学习过程中,实词占据绝大优势,而实词中习得名词最多。名词得中,儿童具体名词>』得早于并快于抽象名词(李宇明,1998)。由于语法现象的复杂性,儿童思维及认知水平不足,儿童的语言与成人具存差异性。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一些词汇的理解或使用超出了目标词汇范围,对所掌握的词汇往往出现词义扩大的现象,这个现象叫做泛化现象(overextension)。一、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特征(一)词类泛化种类李宇明(1998)指出词义泛化有两种情况,一种称为“单一泛化”,即儿童完全根据从原型

3、中提取的若干特征进行所指迁移,其结果是某词语的所存指称对象都包含一个或儿个公有语义特征。例如,Moore(1896)指出,儿童将“苍蝇”的[+大小]界说特征,过分扩充到“一点灰尘,所有的小昆虫,自己的脚趾,面包屑,一只癩蛤蟆”这些对象上。另一种称为“混合泛化”,即儿童只是将从原型中提取的若干个特征使用在某些新的对象上,而将另外的一些特征用于另一些对象上,混合泛化的结果是,某词语的所有指称对象不包含一个或一束公有的语义特征。例如,一个一岁半的儿童幵始用“踢”来指自己踢一个静止的物体。后来,他将“踢”也认作是,一只猫爪的附近有个球,翅膀扇动的飞蛾,自行车的轮子撞着一个球或者自己抛丢某物。彭

4、小红、刘玉兰(2008)对儿童名词概念的掌握过程及出现的词义泛化现象做了分析研究,发现名词泛化现象普遍存在,且一般为单一泛化,并且?用范畴理论部分解释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二)词类泛化顺序研究表明,儿童可以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得语言,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儿童从出生就开始进入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儿童习得词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往往最先习得名词,根据学者统计,在早期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出现的泛化也以名词的泛化最多。因此,一般认为,早期儿童在习得语言单位的顺序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因此泛化的顺序也应具有相应的一致性。尚玲(2007)等人对北京话儿童1;2至3;6岁语料中泛化情况进行分

5、析统计,结果与该观点一致,同时,泛化顺序也与语义、语法范畴在认知处理上的难易度密切相关,即认知处理的难度越大,泛化出现的时间越晚。与汉语儿童发生词类泛化现象存所差异的是,在2岁至3岁半时期,是英语儿童对动词过去式词形变化产生泛化最多的时期。Clark(2003)英语儿童在学习动词过去式的形态变化时,多出现规则泛化,儿童在一开始会习得大多数过去式动词的词形变化规则V+ed,从而将该规则也大量泛化应用到不规则动词上面。比如go的过去式为went,而儿童通常会泛化为goed,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正确的表达出不规则动词的正确形式,泛化错误逐渐减少。二、汉语儿童早期词类泛化原因(一)相

6、似性Clark(1973)较为关注词类的泛化现象研究,她强调明确、客观感知特性作为基于词应用的标准。她认为儿童在早期语言习得过程中,过度泛化是儿童早期词汇获得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大多数泛化使用的词汇与形状的相似性有关,或者是其他物理相似性,比如动作,声音,味道,大小或材质。Devillier(1978)认为泛化对象之间存在着可感知的事物属性的相似点,如形状、运动、声音、大小、质地、气味等,是不同范畴事物得以泛化的原因。杜映(2003)对汉语儿童早期词义进行分析时,发现儿童会对梨、苹果、橙子、核桃等外形是圆的,可以吃的事物叫做“果果”(此处应理解为水果),但对水果香蕉命名为“蕉蕉”,这

7、是儿童对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总结。“家族相似性”即将具有某些相似或重叠特征,但具有细微差别的一组对象归为一类,并用一个词来表示这种概括思维。(一)词汇量词汇量是导致泛化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儿童受所习得词汇量的限制无法准确表达事物时,则会发生词汇泛化。Clark(1973)认为种类与词汇量也是造成儿童早期词汇泛化使用的原因之一。她认为泛化现象的产生与儿童自身的交际目的有很大关系,因为未习得更为合适的词,所以儿童会使用一个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