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

ID:23480829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_第1页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_第2页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_第3页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_第4页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分析与预防吴秀慧陈亚新(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ICU河北高碑店074000)【摘要】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67例机械通气患者展开研究,通过治疗手段予以处理,如及时清除分泌物、控制细菌定楨等。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对VAP发生率予以控制。结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清洁、通气控制等操作对预防和减少VAP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图分类号1R5

2、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84-02肺炎常因呼吸肌疲劳、通气功能不良、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等原因造成,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出现袞竭症状。通常单用药物治疗在效果上并不能够很好的达到疾病控制效果,患者病死率偏高。传统治疗上多为将患者气管切开,通过插管帮助患者呼吸。但这类型治疗创伤较大,无论是术后恢复还是手术效果上均无法达到理想程度,易造成患者较大痛苦[1]。近年来,呼吸机逐渐应用与临床,但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患者接受机械通气两天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是M

3、V过程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者较大不适感,严重时易引发中重度肺炎。木文对此类病例展开研究,探索VAP发生的原因,对我院综合ICU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62例展开研究,通过治疗手段予以处理,对VAP的发生达到较好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综合ICU收治62例危重患者进行了机械通气,MV时间2〜54天,平均15.3天。COPD合并II型呼衰2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急性左心袞6例,车祸至颅脑损伤10例,大手术后8例,脓毒血症5例,重症肌无力2例,抢救

4、过程中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其中男46例,女21例,年龄20〜90岁,平均65岁。2并发VAP的原因分析2.1UI腔感染由于患者U腔长吋间处于开放状态,无法正常清洁口腔。此吋苏U腔唾液量减少、黏膜趋于干燥,抵抗力较弱,因此细菌易附着并繁殖,加大感染几率。且长期病重患者常见牙菌斑,致病微生物易引发口腔感染。俗话说,病从口入,患者若用餐后未及吋清洁U腔,或是在呕吐后未严格漱UI可能造成细菌滋生,久之引发VAP。2.2误吸分泌物机械通气过程中气囊若不适当放气可能引起U咽中的分泌物误吸,这一危险常见于危重患者,

5、由于意识不清而出现误吸现象。临床研究发现,误吸率会受到气囊压力及容量影响,低压高容量气囊发生率为15%左右,高压低容气囊发生率为80%左右[2]。当误吸产生吋,患者UI咽中的细菌会随之进入患者肺部,此吋肺部防御力偏低,无法及吋将病菌清除,可能出现感染。对患者予以间断卢门下吸引,防止误吸。另外,若患者采用鼻饲流食,可能由于反流造成误吸引发危险。2.3细菌定植临床上VAP被分为迟发型与早发性两种,前者为气管插管5天后,与为十二指肠或U咽部位细菌定植相关,病菌大多属于耐药菌;后者为5天内发生,与插管操作及误吸

6、相关[3]。因此,VAP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分泌物误吸感染及自身蘭群感染。2.4细菌传播医护人员每日接触的患者种类较多,易携带细菌、病菌。若医护人员未冇效洗手可能出现细菌的交叉感染。机械通气患者自身免疫力偏低,受感染几率相对更大。3预防VAP措施3.1体位控制将患者头侧偏,通过头圈将头部固定。将床头部位提高大约30-45°,避免长期侧俯卧造成面部水肿。仔细检查患者导联线及导管连接是否已经固定。在患者侧俯卧位一小吋之后应改为半卧状态,若发现患者肌松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药量,避免体位变化造成通气效果

7、受到影响[4】。在机械通气中采用短时侧俯卧位具有如下优势:①肺部受压迫减轻: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吋,肺组织受到心脏压迫程度约在16-42%之间,加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心脏存在增重、增大现象,对肺部压迫程度将更重。采用俯卧体位能够较大程度减轻肺部受到心脏的压迫,对肺泡复张产生促进,提升氧合效果。另外,在重力作用下,患者肺水肿在靠近背侧部位区域肺水肿程度相对较重,肺不张发生率相对偏高。转变为俯卧状态后,肺部血液及水肿液逐渐留至腹侧,背侧部位的肺泡会由萎陷状态复张,继而改善全肺通气效果。3.2加强观察治疗期间

8、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状态以及神智状态,了解患者胸廓运动与呼吸机送气状态是否处于协调状态,查看呼气装置上的漏气、呼气声咅与患者呼吸动作在吋间上是否保持一致性。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呼吸闲难、血氧饱和度过高、漏气以及血气值异常现象应及时调节呼吸机压力。另外,需注意医护人员洗手质量,避免细菌交叉传播造成患者感染。3.3联用药物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舒利迭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提升肺部功能,从而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程度,对呼吸衰竭起到缓解、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