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

ID:2348559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_第1页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_第2页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_第3页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_第4页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  一、台湾地区利率自由化的经验  第一阶段,1975年?C1980年,分阶段放宽放款利率管制,存款利率仍由政府决定  1975年7月4日,台湾地区修订“银行法”规定:各种存款之最高利率,由“中央银行”定之,各种放款利率由银行公会议定其幅度,并报请“中央银行”核定施行.1975年7月28日起银行放款利率新增上下限的弹性范围,即对于无担保放款、担保放款、贴现利率的上下限差距分别为0.25个百分点。另外放款利率可以在规定的上下弹性范围内自由浮动,该幅度在1979年由原来的0.25%放宽

2、为0.5%,除银行放款利率、三个月短期放宽利率外,一年以上中长期放款利率,也列入弹性放宽利率范围。  第二阶段。1980年?C1989年存款利率开始松绑,放款利率放宽幅度扩大  1980年11月7日,台湾“央行”颁布了《银行利率调整要点》,推出数条进一步放宽银行利率及票券相关利率的重要措施:例如,银行最高存款利率由“央行”定之,银行公会可视金融市场状况之变动,向“央行”建议调整,放款利率由银行公会议定其幅度,报“央行”核定,其幅度应酌予扩大;第二、银行同业拆借,由公会自行议定利率,短期对银行外拆放,参照同业日拆

3、,由承办银行自定义;  1985年3月台湾各银行开始建立“基本放款制度”,各银行在央行核定的利率上下限间,以加码方式订定差别放款利率。1985年8月宣布废止《利率管理条例》,基本放款利率由原来的“中央银行”核定的上、下限改为对信用最佳的客户进行短期放款时所收利率,各家银行可以自行制定。  1986年存款利率自由化开始推动。“中央银行”规定各银行应在最高存款利率范围内,自行订定并牌告各种期别存款利率。1987年,“中央银行”进一步扩大银行利率放款幅度,并将短期放款上、下限幅度扩大为4%,而中长期放款上、下限幅度扩

4、大为4.25%。  第三阶段,1989年以后利率自由化大致完成,“央行”不再核定任何存贷款利率  1989年,新“银行法”颁布,修正了利率管制规定,也彻底废除“中央银行”核定存、放款利率的规定,由各银行自行订定存放款利率,如此可说利率自由化大致完成。  二、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短期内存款利率将呈上升趋势,利息差收小可能性大  利率管制使得市场化之前的利率大多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在利率自由化之后,利率水平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本研究对台湾地区利率放开(1989年)后的名义存款利率进行分析显示,存款利

5、率在短期内呈上升趋势(1988年-1990年),然后逐步回落至均衡状态(1990年之后)。  利率市场化一般都会导致短期利息差下降。台湾地区利率在完全市场化后,利差小幅收小,1989年前五年其银行平均利差约为3.11%,1989年(包括)后五年平均利差约为2.96%。在市场化后,存放款利差在1989-2000年十几年间基本保持稳定,直至2001年再次下降(主要原因是台湾经济在2001年出现衰退,整体经济形势恶化),至2012年的名义利差仅为1.42%左右,维持低位,而台湾银行业当前盈利状况良好,发展也相当稳健。

6、这是因为台湾银行业一方面积极扩展多样化经营,收入多样化,特别把手续费相关业务等作为盈收重要;另一方面,在存放款利差收小后,采取薄利多销经营策略,牺牲部份的风险报酬以稳健经营,仍然有从利差盈利的空间。  目前中国大陆银行业存贷利差和资产盈利能力均明显高于台湾银行业,但考虑到将来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国大陆利差短期内将很可能面临下降威胁,是否会收小到目前台湾银行业的窄幅,而且一旦利差收小到台湾银行业水平,中国大陆银行业资产盈利能力下降后,如何能够取得台湾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水平与安全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将是中国大陆利率自

7、由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此外,而从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前后十几年利差相对平稳的走势可以看出,循序渐进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有效防止利差的大幅波动。  (二)银行间竞争加剧,风险提升  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银行拥有更多利率自主权,必然引发银行间激烈价格竞争,台湾地区从1991年开始大幅开放新银行设立,截止2000年银行数已由1989年的16家增至53家。在利率市场化后,由于本土民营银行数量的迅速增加,使得台湾银行业竞争空前加剧,造成恶性竞争,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逾期放款节节攀升。超过一半以上的银行市场占有率不到1%

8、,总体金融逾放比率由1991年的不足1%,攀升至2001年的8.16%。由于存在过度竞争,台湾银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不高。2002年和2006年的税前净收益出现负值,意味着出现了整体性亏损。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造成利率波动性扩大,相对提高风险。利率市场化后,为抢占有限市场,部分台湾银行大幅放宽授信审核标准,授信余额突增,又因风险管理失当,造成资产质量恶化,抗风险能力弱化。总体金融逾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