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

ID:23492691

大小:6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_第1页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_第2页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_第3页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_第4页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研究和对策思路探析摘要: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以往的计算教学只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适量增加练习题数量,这样的题型比较单一,做题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导致计算正确率不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简便计算错误问题,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是当务之急,本文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做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其成因提供了有关对策,以供教师参考。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对策一、知觉性错误1、错题例选:55X20=(11X5)X20=(11X20)X(5X

2、20)=220X100=220002、成因分析:因为乘法的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表现形式极其相似,稍不注意就会导致部分学生造成知觉上的错误,把乘法结合律与成乘法分配律乱套乱用,形成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这说明学生没有充分理解这两条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是乘法对两数之和或两数之差的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则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数连乘时,数字之间的运算顺序可以交换,像上面这个题目选用乘法分配率就是错的,应当选择乘法交换律或者是乘法结合律。3、解决办法:像这样的情况,简单地套用公式已经没有效果了,要主动去引导学生找

3、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例如,乘法分配律只能在括号里面是加法或者减法时才能运用,括号里面是乘号时运用乘法分配律就是错误的,教师可以从结合律与分配法则的定义下手,通过形象具体的描述,让学生充分理解,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比较两条预算定律的异同之处,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作业练习,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区分两种运算定律和运用后两种运算定律产生的简便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区分这两种运算定律的印象。例如:55X20=(11X5)X20=(50+5)X20=11X(5X20)=40X25+4X

4、25=11X100=1000+100=1100二、定势性错误1、举例说明:学生做题目时,经常遇到比较大的数字计算,例如:123X14+72X25这类题型,很多学生会束手无策,更多地是选择向老师求助。2、成因分析:这种现象一般较多出现在简便计算,特别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眼里,这是一大难题,学会简便运算,遇到能简便运算的题目,就会很快得出结果,遇到不能简便运算的题目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是数学学习中最普遍的问题之一,由学习的定势作用引起的。如学习两个两位数相加的加法计算后,练习题几乎都是两个

5、两位数相加这一类型习题,同样的,学习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运算后,练习题都是两个两位数相乘这一类型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算能力,但会对学生造成定势影响,现搬现套,不去动脑筋,照本宣3、解决办法: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把能简便计算的习题与不能简便运算的习题并列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能进行简便运算题目的特点与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特点,要灵活变通,开动脑筋。掌握简便运算的精髓。三、意识性错误1、错题例选:10X(20+30)125X20二10X20+10X30=(100+25

6、)X20=200+300=100X20+25X20二500=2000+500=25002、成因分析:学生进行运算的时候,怎么方便怎么算,但是这个不属于运算定律,这只是学生自己主动不正确意识的产物。3、解决方法:简便运算吧、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规律上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优越感,尝到甜头的学生会主动去追求计算的简便性,学生有这种意识是好的,但是处理不当,会对学生形成简便运算必须运用运算定律的不正确思路,使简单的计算题目复杂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尽量用多种解题方法,深化对简便运算的认识。四、干扰性

7、错误1、错题例选:345-123+132=345-(123+132)=345-255=902、成因分析:在数学中,“凑整”能够很好地帮助简化计算。但是“凑整”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运算定律。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知识学习过程中过于机械化,往往会出现为了“凑整”而“凑整”的现象。很多习题的数字对于学生有一定迷惑性,使学生在计算中违背运算法则,盲目“凑整'解决对策:在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定律来简化计算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和正确使用运算定律的能力。不能单纯地强调简

8、便计算就是凑整的错误思维,而应该加强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促使学生在计算中能够正确采用运算定律进行“凑整”计算。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简便计算完成之后再用估算或运算顺序再算一遍以验证答案对错。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干扰性错误带来的计算错误。五、结束语小学生的简便运算时一定要注意简便运算的规律,充分理解运算定律,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参考文献:[1]黄荣金,李业平.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刘铁芳.当前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考[J].湖南师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