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

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

ID:23493233

大小:6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_第1页
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_第2页
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_第3页
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_第4页
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_第5页
资源描述:

《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彰显教学魅力提升课堂趣味一一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范仕菊(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富乐乡光山小学四川凉山615100)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4-031-02语文是一门处处彰显生活化的学科,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小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名满天下的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丙。”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教师充分彰显独特的教学艺术。缩短课木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乂能开拓学生视

2、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一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语文教学在所有学科教学中,異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就它担负的任务而言,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正因为语文教学的任务繁重,它所占的教学课时是最多的,教师所化的精力也是最多的。然而,语文教学的客观现状总是不尽人意: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虽说课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3、,这些在浪尖上闪光的东丙,毕竞尚未在语文教学的广阔阵地上普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未得到根木改观。课堂内"讲风"仍炽,依然是教师讲也滔滔,学生听也默默。一作者介绍,二时代背景,三分析讲解,四主题思想,五写作手法……,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着教师的手脚。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那么,冲破旧的语文教学的模式,从教学操作的角度看,突破U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突破u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什么是问题教学法?笔者结合有关材料,同吋结合自身感悟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

4、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4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是不断强化学生的提问动机,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运用问题教学法,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语文教学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语文这门课,教师对学生的教,就是要把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起来,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能独立地听、说、读、写。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

5、步,没冇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运用问题教学法,应该贯彻纲举B张的精神,以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带动其

6、它教学方法的运用。语文教学的任务,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方法的多样性,任务的综合性决定了方法的综合性。因此,把问题教学法孤立起来,以为用它可以完成语文教学的一切任务,以致于排斥其它方法的运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之所以把问题教学法的运用看作是带动其他教学方法运用的纲,是因为在客观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学生的一切学4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解决进行的。因此,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对其它教学法的带动作用也是必然的。问题教学法对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穿针引线的

7、串联作用。”在让学生产生特定的感情共鸣之后,要学生带着情感体验朗读这段课文,这样又把朗读教学法串联进来了。由此可见,用问题教学法把其它教学方法串联起来,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二四大转变。语文教学改革要深入发展,涉及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里只谈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就是教学观念的更新。为什么不提人们常说的"更新",而提"转变”?那是因为"更新"可能引起误解,认为只能以"新”观念去代替"旧"观念。这种理解的"代替"是冇片面性的。转变观念则不仅要接纳新的、合理的观念,而i也包括呼唤那些被人们冷漠了的、而仍有其存在价

8、值的传统观念的冋归。教学观念包含着某些理论性问题的探讨,也包含着某些支配着教学实践的认识。特别是后者,往往直接驾驶着教学改革的动向。1、要转变"唯本"的观念"本"指课本,即教材,教科书。课本对教学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课本,课大概就没法上了,学生也失去了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依据。新时期以来教科书有了变化,人们冇了新的认识。教材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都希望教材编得更好一些,更有利于教学一些。现在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