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ID:23528567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_第1页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_第2页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_第3页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_第4页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半夏妊娠毒性的探讨【关键词】半夏;,,妊娠;,,呕吐  摘要:目的通过对古代、现代的文献及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半夏妊娠毒性的现实性。方法综合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结果半夏在古代被用来治疗妊娠恶阻,但是在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表明其有不利于妊娠的作用。结论对于妊娠妇女,在临床上应避免使用半夏。  关键词:半夏;妊娠;呕吐  半夏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医家发挥颇多,其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因其显著降逆止呕作用,古代医家常将其用来治疗妊娠恶阻,但其是否对妊娠有影响有较多争议。本文对半夏古代、现代有无妊娠毒性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半夏对妊娠期的毒副作用大于有益作用,应避免在妊娠期使用半

2、夏。  1古代文献论述  1.1半夏治疗妊娠恶阻妊娠恶阻为妇女妊娠早期的常见反应。《女科经纶・胎前证》云:“恶阻者,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是也”。历史上最早有关的记载是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专门辟有“妊娠恶阻候”章节,首次提出“妊娠恶阻”的病名。约半数妊娠期妇女都有上述表现,有反应严重,反复呕吐不能自止者,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他病,甚至影响胎儿的发育。半夏由于它降逆止呕作用较强,因此常被后人用来治疗妊娠呕吐的常选药物。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为名也”。半夏入药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第376号方,处方

3、用名为治半夏(即半夏粉),与牛脂、醋合煎服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妇人重身,毒之何知?……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理论对后世医家引导颇多。汉代张仲景就擅长运用半夏止呕,在《伤寒论》与《金匾要略》中,运用半夏的方剂有43方,而专取其降逆止呕功效的达21方,可见张仲景对运用半夏止呕有独到的经验。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中他特别写到“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方中重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说明了当时人们就认识到用半夏来治疗妊娠呕吐。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用此方以生姜易干姜,加茯苓、麦冬治疗胃热

4、上行恶阻的呕吐。  1.2半夏对妊娠不利之说自古以来,半夏被列为中药的毒品。汉・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中已说明半夏“不呋咀,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南朝刘宋・雷在《雷公炮炙论》中云“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本草经集注》曰:“令滑不尽,不尔戟人咽喉。”早在我国古典医籍中,对妊娠期“勿乱服药”就有文字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就列出了八十多味妊娠期禁忌药物,半夏名列其中。半夏作为妊娠禁忌中药,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南宋・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一书,金元时期张元素也指出“半夏动胎,孕妇忌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进一步确认这一观点

5、,认为其有“动胎”之弊。陈自明在他的《妇人良方大全》中更详尽地提出“半夏有动胎之性”。他们明确提出了半夏不可用来治疗妊娠呕吐,为妊娠期禁忌药物。但绝大多数医家不赞成陈自明的观点,如薛立斋在《校注妇人良方》中指出:“痰涎壅滞,饮食少思,胎不安,必用茯苓半夏汤。……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予常用验矣”。又如《药证》中也提到:“余尝读《本草纲目》半夏条曰:孕妇忌半夏,为其燥津液也。不思之甚矣。古语有之曰,有故无殒,此证而用此药,夫何忌之有。”吴仪络的《本草从新》曰:“孕妇服之能损胎,若与参术并行,但有开胃之功,亦不损胎……”。说明人们还是坚持“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观点,仍然将半夏作为治疗妊娠

6、呕吐的主要药物。  2现代研究  半夏属(PinelliaTenore)植物全世界约9种,其中P.terfnateBreit.产于朝鲜,P.tripatitaSchott产于日本,中国产7种,除P.ternato(Thunb.)Breit.外,其余6种均为中国特有〔1〕。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半夏”,它主要含有生物碱、β谷甾醇、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半夏蛋白及无机元素等多种成分〔2,3〕。现代研究发现,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4〕,但半夏的镇吐作用远比其镇咳作用弱

7、,且作用时间不够持久〔5〕。而研究发现半夏对妇女妊娠有较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毒性:半夏较长间给药会抑制实验动物的体重,使肾脏代谢增加,甚至引起死亡〔6,7〕,而且有实验证明半夏有胚胎毒性,可使胎儿体重显著下降,胎儿之间大小差异突出,使死胎显著增加〔8〕。影响内分泌:半夏蛋白可影响卵巢黄体功能,使内源性孕酮水平下降导致蜕膜变性,蜕膜反应消失,从而导致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并死亡〔9〕。损害遗传物质、致畸:半夏可损害实验动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