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

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

ID:23529452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8

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_第1页
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_第2页
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_第3页
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_第4页
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新闻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科的传入与兴起,在研究对象、研究策略等方面,都转变了传统的学问之道和学者的自我定位,传统学术领域产生蝉变,最终“分科”取得了支配的地位。  这种分门别类的专家之学为什么能得以成风气,学术史上考察目光都自然聚焦到胡适身上,成为一代学人口中“我的朋友”的胡适,在吸收传统精华、摆脱旧学羁绊、借鉴西学策略、确立新范摘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新闻学大意》、《实际应

2、用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有关新闻学理论、实务和发展史经典专著陆续出版,标志着新闻成为一门学科时代的到来。置身这些文本产生的现代学术史语境,文章从西学东渐的背景影响、学术整理的氛围推展和研究环境的宽松变化等方面,分析其新闻研究样态及所以为学的历史成因。作为一种专业研究范式的出现,推动了新闻传播学发展,也为学科的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新闻;学术史;语境;分析  1001-862X(2013)05-0135-006  新闻学在信息时代已俨然成为一门显学,然而,相较传统文史哲等学科,新闻成为一门学科的历史还很年轻。1918年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3、“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从“学”的角度,即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学理内涵,学术价值的中国新闻学研究登堂入室了。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1919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年)等有关新闻学理论、实务和发展史等构成学科框架基本内容的经典专著陆续出版,为新闻成学奠基。  为什么在这一时期有系列新闻研究专著,以致新闻得以成学,对此探讨无疑可以增强新闻学的历史底蕴。置身于这些研究文本产生的现代学术史语境,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  一、西学东渐的背景影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中国的学术界也处在古今交替中西融合创新的发展阶段,学术的转型也同步发生,现代新知讲求分门别类,文史哲分立,新的学科纷纷得到建立,并逐步有了成果的积累。受西方的学术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开始发生新的变化,由和合融汇到学科分类,从通儒之学到专家之学。  西学东渐的潮流肇始于晚清,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就此现象的产生,分析当时的社会心态:“盖自道咸以来,内忧外患,纷起迭乘,国人思变之心切,旧学日遭怀疑,群盼西化,能资拯救。”[1]3人们顺应时世的发展变化,注重学问的经世致用,如国家的富强靠财力支撑需要有经济学,而闭塞不通导致国弱家贫,为去塞求通,故需要

5、报学(即新闻学)。传统学问讲求会通,围绕义理、辞章、考据展开,而学问家的评价标准则强调“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这些与传统社会发展缓慢有一定的联系,而社会转型到来近代,系统纷繁复杂,求学凡事皆知已越发不可能,且面对时代变化出现的新领域、新理由变得严重不适应进而“失语”,故学术转型势在必行。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学术差异,钱穆认为“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民国以来,中国学术界分门别类,务为专家,与中国传统通人通儒之学大相违异。”[新闻成学的现代学术史语境由.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1]1到了近代,西方分科的概念传入中国,各种新学科的传入与兴起,在研究对象

6、、研究策略等方面,都转变了传统的学问之道和学者的自我定位,传统学术领域产生蝉变,最终“分科”取得了支配的地位。  这种分门别类的专家之学为什么能得以成风气,学术史上考察目光都自然聚焦到胡适身上,成为一代学人口中“我的朋友”的胡适,在吸收传统精华、摆脱旧学羁绊、借鉴西学策略、确立新范式方面为人仰慕和尊从。在钱穆看来专家治学就与胡适批判传统、主张西化有密切关系,由于“旧学宏博,即需汇通,又求切合适宜,其事不易……适之又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可以脱离旧学大统,不经勤学,即成专家。”[1]3所以便有了“治学则务为专家,惟求西化”[1]5的状况出现。钱穆的论述体现了胡适

7、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引领中国学术及思想文化界发展上的巨大影响力,而对“专家”的评价无疑有他自己的立场,当然也是现实学术界的反应。按照通儒的标准衡量,二十五岁留学美国的徐宝璜那也就只能算是个有限的“专家”,但理由是追求通儒之学,就不可能有新闻学的“开山”之作产生。  大学教育使西学在中国立稳了脚跟。来自西方的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替代了中国传统的书院式教育制度,学术分科、分治与学科建设、课程体系设置联系在一起得到了彻底的强化,术业有专攻的人生态度和职业追求,通过专业教育得到制度化的确认。在这种教育与学术合力作用下,1918年,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

8、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新闻学开始自己的学术之旅。  “新闻学研究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