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

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

ID:23546220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8

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_第1页
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_第2页
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_第3页
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_第4页
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述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议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成了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我1949年出生,1972年工作,1986年入党,2010年退休。在38年的工作暨64年的人生历程中,经岗、历事、阅人无数,如今回望来时路,最难忘的还是求学与教学生涯。  我出生在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布河乡石格拉村委会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宁蒗俗称小凉山,1951年才创办第一所省立小学,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弱,地处小凉山褶皱里的西布河更是名不见经传。我的家乡是1960

2、年8月开办小学的,启蒙老师叫元镇和,纳西族,丽江师范毕业后,徒步跨过金沙江,翻过西川梁子,独自一人来到石格拉,开始了在彝区执教的艰苦人生。  为克服语言障碍,元老师每晚都冒着严寒、躲过恶狗,找懂些汉语的村民请教生字的翻译,采用无奈的笨办法要学生跟随他一遍又一遍地念诵课文。不求甚解,先背下来,日后慢慢领会。每天我都去食堂给他领洋芋,他就蹲在校园一角吃。好几次,我见他捂着肚子呕吐,理由是吃了变质洋芋。  我的彝名是加撒听火,杨文彬是入学时元老师给我取的学名,想让我做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彬彬有礼之人。因家离学校远,我成了全班唯一的住校生,与元

3、老师朝夕相处,常帮他挑水、生火、打饭。名为师生,情同父子。到3年级,元老师晚上提前教我第二天的课,又教我为一年级的同学上课,这样既学又教,加上我记性好,能背诵课本中的所有文章,成绩遥遥领先于其它同学。我们一同度过4个春秋。1964年7月,高小统考,我们班获得全公社第一,我获得第三。是元老师让我成为本家支中第一个有文化的人。  1964年8月,我到西部河公社读高小,离家更远,很多同学都辍学了。我自带一星期口粮(洋芋和荞面各半),自己生火做饭,课余拣柴挑水,经常饿着肚子进课堂,但从未迟到过。因家里穷,只好自己到山上找山草打草鞋。赤脚穿草鞋上

4、学,冬天脚根开裂流血,夜间常痛醒,母亲就挖草药为我包扎。衣裤破了全靠自己缝补,我学会了针线活。星期天回家,就推石磨磨面,石磨很笨重,磨5斤荞面,要用双手转动两小时,手掌起了血泡。  能跨进学校,要感谢我的母亲。当时的社会,一般的父母想不到让孩子读书。而我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不论家境如何贫寒,她都坚持把我送进学校。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母亲期待的目光和辛劳的背影,时时鞭策着我。1966年秋,我考入宁蒗一中。母亲既高兴又有离别的伤感,为我打点行囊。一件旧披毡,白天披在身上御寒,晚上睡觉作被盖。母亲送我到村口,就要翻过大山时,我回头看到她仍站在

5、原地,这成了我永远珍藏的最美风景。  就在我一路风尘来到一中时,我的求学梦破灭了。正值文革初期,学校已停课闹革命,校园里到处是大字报,学生戴着红袖套,有的批斗老师,有的到全国串联。我只好回家随母亲下地劳作。  母亲固守着彝家的传统婚俗,以办完我的婚事作为她的最大心愿,于1969年为我成了家。虽然离开学校,但我求学的梦没有停止。1971年西布河完小开办附中,已是父亲的我,又一次告别母亲和妻儿,成了一名既是父亲又是中学生的特殊学生,不时受到善意的嘲笑。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我的求学心。附中招生两个班,编为一个排,我被选为对档案管理目前状况的与倡

6、议由.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排长,兼任学校勤工俭学负责人。学校承包了1.5公里通路工程,我带领同学们完成了任务,筹集了一笔班费。两年的学习,都靠自己勤工俭学,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  附中班学生文化参差不齐,加上文革的影响,上课随意性大,名为初中,实际是补小学课,更多的时间是背诵语录。两年附中,没学到什么知识就结业了。我第二次回家务农,兼大队合作医疗会计员、思想宣传队负责人,带领青年排练文艺节目,成了乡里最活跃的知青。  当一名农村教育的拓荒者,为下一代开启智慧、传承文明,是我最迫切的梦想。我在村里创办了一所民办小学,让小孩子就读于家

7、门口,免受求学的跋山涉水之苦。教室是我发动村民在自家院落里建盖的简易木屋,笔墨纸张都是我中学时所剩的,课桌、黑板是我亲手制作的。尽管是白手起家、因陋就简,凭借我当过“小老师”的肤浅经验,加上敬业精神,教学成绩在公社名列前茅,附近村民就主动送子女来上学,学生越来越多。4年的民办教师,除教好两个班外,我还学习其它技能。学木工的工具,是我用一件十分喜爱的皮大衣换来的,为自家和村民制作木箱、桌凳、犁具。我购置了理发工具,为孩子们理发。在自家院子里种植花椒、养鸡、养蜂、养猪等,家庭生活有了改善,成为村里勤劳治家的带头人。  这段经历,加深了我对农

8、民的感情和对农村教育的了解。与城里的孩子比,农村孩子也有自己的幸福。雄伟的高山,仿佛在告诉人们人格的伟大;潺潺溪流,似乎在教导人们内心的宁静。山高人为峰。农村孩子的许多灵感,都是在与大山的碰撞中迸发出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