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ID:2355701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_第1页
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_第2页
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_第3页
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_第4页
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导读: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是一篇属于思维和学生的论文提纲,免费分享给每一位正在论文写作的学生们阅读参考。高翔(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5)09024701中学地理教学教程中,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一直是困扰中学地理教师的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本人发现换一种思维习惯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相反的思维过程,这个互逆过程中存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谓逆向思维

2、,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逐步养成良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教学中作了

3、以下一些尝试:一、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1。执果索,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地理教学中,我们既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思维和学生论文提纲和地理规律.例,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得的结此篇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论文原创lunargin-top:5px;margin-right:10px;text-al

4、ign:center;float:left;argin-left:10px;border:1pxsolid#ddd;border-bottom:2pxsolid#ddd;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cursor:pointer;">怎样写思维专业学院学士论文预览次数:3087评说人数:[标签:三下载数本篇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标题]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

5、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当我们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学更是此.,我讲究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何?,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迎刃而解了.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二、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提高记忆效率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

6、响.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近年来,科学家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效:青藏高原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

7、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上升.以上分析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知?和未知相互对调,供训练逆向思维用.这样做,既以收到举一反三效,又以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3。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有些题目,我们既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以从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需的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

8、样做,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的交叉效应.最后应该指出的是,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