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教案

桃花源记 教案

ID:23566577

大小: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9

桃花源记 教案 _第1页
桃花源记 教案 _第2页
桃花源记 教案 _第3页
桃花源记 教案 _第4页
桃花源记 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 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教案[桃花源记教案]桃花源记学科:语文班级:九()日期:2010-8-24教者:课时数:2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桃花源记教案。2.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3.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教学重难点:1.“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引起阅读兴趣。同学们往往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

2、.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

3、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教案《桃花源记教案》(..)。三、学生细读课文,翻译全文。1.为:作为缘:沿着、循着鲜美

4、:鲜嫩美丽异:意动用法,以……为异,感到惊奇、奇怪穷:尽2.舍:舍弃、放弃才:刚刚,仅复:又,再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借代老人小孩3.具:详尽咸:都乃:竟然延:邀请语:告诉足:值得4.既:已经扶:沿志:动词,做标志诣:拜见向:从前志:名词,标志5.规往:计划前往寻:不久四、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解释词义。阡陌()髫()怡()诣()骥()津()二、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强调古今异义词语。缘溪行芳草鲜美说如此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

5、魏晋遂与外人间隔各人复延至其家三、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四、分析课文1.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顺序。2.理解文本(1)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幽美)(2)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3)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4)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3.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

7、,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五、课文总结1.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2.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

8、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