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ID:23571309

大小:17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_第1页
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_第2页
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_第3页
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_第4页
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攀钢教育处—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攀钢教育处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初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分A、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A卷B卷总分人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三四总分得分A卷得分评卷人一、基础知识考察运用(1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栖()息地壳()面jiá()xié()带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内。(2分)A.豁然开朗脍灸人口不尽相同()B.居心叵测无动于衷契而不舍()C.消声匿迹拍案叫绝良莠不齐()D.天衣无缝束手无策炫丽多姿()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

2、确的一句是()(2分)A.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B.第一次见到王老师便喜欢上了他,他那幽默风趣的谈吐,那善解人意的微笑,一看便知,他是一个一团和气的人。C.美国遭到恐怖主义袭击后,巴勒斯坦地区部分民众弹冠相庆。D.读了报纸上有关交通事故的报道,我不禁浮想联翩,过去耳闻目睹的一些事情也涌上心头。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随着一声枪响,参加“迎新春万人环城长跑赛”的同学们在环城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B.“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还参加了红桥村研制饲料、科学养猪的经验。C.25

3、6次列车运行途中,广播点歌、宣读家书等活动丰富多彩,车厢里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D.人们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干劲十足。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A.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B.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副青绿山水画。()得分评卷人二、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小题1分)6、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

4、到碧霄。9、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1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12、《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展现桃花源优美自然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核舟记》一文中,作者介绍苏东坡肖像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4、《望岳》中表达作者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春望》一诗中表达作者在战乱中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

5、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评卷人三、阅读:(30分)(一)古文(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初二语文第11页,共10页初二语文第12页,共10页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6、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哲学

6、家。(2分)17、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蕃:________________;宜:_______________;亵:________________;鲜:_______________。18、翻译句子:(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2分)

7、A.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花之君子者也。2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文字写莲的可爱形状是为了反映()。(2分)A.作者敬重品德高尚之士,鄙视不学无术之徒的感情。B.作者对菊和牡丹的厌恶之情。C.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21、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通过对菊、牡丹、莲花三种话的德性品德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

8、描述,突出了它们各自的德性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22、用原文的词句回答。(2分)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