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

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

ID:23589957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_第1页
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_第2页
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_第3页
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_第4页
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华应用类文书研究摘要:张华是西晋著名政治家,现存张华的表、议、哀策文、诔、箴、铭等共11种文类,23篇应用文作品。在对它们进行赏析时,发现张华章表奏议类文书体约文畅、言贞义明,哀祭类文书辞约情丰、恭肃有节,铭箴类文书警言诫文、词温义正以及其他种类文书的一些特点。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张华应用文研究张华(公元232年一公元300年),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所生活的时代从

2、魏明帝太和六年到晋惠帝永康元年,处于魏晋之际政治最凶险复杂的时期,经历了多次重要的政治斗争。从入晋以前的司马氏和曹氏的夺权斗争,到晋武帝时期贾充党和任恺党的斗争,以及后来的晋惠帝时期贾后党和太子党的斗争,张华都是一位对时局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政治角色。然而在以往对张华的研究中,我们总是将目光聚集在他的文学作品上,忽视了对他的应用类文书作品的欣赏和探究。刘勰曾在《文心雕龙?章表》中指出:“逮晋初笔札,则张华为俊。其三让公封,理周辞要,引义比事,必得其偶,世珍鹪鹩,莫顾章表。”[1]因为《鹪鹩赋》的名气过大,人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推崇,但如刘勰所言,张华的章

3、表也非常出色。虽然目前遗留下来的张华的应用文作品并不多,但我们通过对仅存作品的研究,也许也能管窥一二。一、应用类文书作品流传概况张华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相去甚远,大量作品散佚。明代张溥所辑《张茂先集》中,除诗赋以外的应用类文书作品共22篇。清人严可均在《全晋文》中收录的张华作品共30篇,除去6篇赋和1篇《纵横篇》,应用类文书作品为23篇。比张溥辑本减少了《环材枕箴》与《暂西帖》两篇,增加了《答某书》、《席前左端铭》和《席前右端铭》三篇。张溥本《环材枕箴》一说三国张?所作,唐欧阳询等编撰的《艺文类聚》卷七十有“张?《环材枕箴》:????其文,馥馥其芬,出自

4、幽阻,升于毡茵……兴寝有节,适性和神。”[2]与张溥本中收录的张华的《环材枕箴》内容完全一致,因此不能贸然确定《环材枕箴》乃张华作品。此外,两辑本中个别文章的名称不一致,但内容一样,在此不做区分。本文将以严可均辑本为具体蓝本,以今人马鸿雁校注为参考,具体分析张华除诗赋以外的应用类文书作品。二、作品分类探究本文要探讨的张华应用类文书作品包括表、议、哀策文、诔等共10种文体,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大致按照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文体的分类将张华的24篇应用文书分为四类,分别是章表奏议类文书,哀祭类文书,铭箴类文书和书问赞序等其他类文书。1.章表奏议类文书:体约

5、文畅、言贞义明《文心雕龙?章表》曰:“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章表奏议类文书乃国家治理的关键文书,张华作为当时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书自然与国家事务息息相关,甚至对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元255年,张华为太常博士,作《移书太常荐成公绥》推荐处士成公绥,开篇即“窃见处士东郡成公绥,年二十五,字子安。”[3],短短十六字就交代了人物的姓名、年龄、住址、品性以及自己如何结识,文字精炼、陈述清楚。接着以“体??璋之质,资不器之景……知深虑远……研思笃学……”来证明成公绥可以“敦风笃俗‘弘导世教”,乃“逸伦之殊俊”。文章多处使用对偶,却“要而非略,明而不

6、浅”,做到了“繁约得正,华实相胜,唇吻不滞”。与之相比,张华后期所作的《上寿食举乐歌诗表》在句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拘泥于文句的对仗工整,“盖以依咏弦节,本有因循,而识乐知音,足以制声度曲,法用率非凡近所能改……”文章掺杂着四言、五言、六言等句式,侧重于表达事实,论证道理。不过如这篇表中所言:“二代三京,袭而不变,虽诗章词异,兴废随时,至其韵逗曲折,皆系于旧,有巾然也。”句式不同,那是因为要“兴废随时”,而又“韵逗曲折”,写文章与做诗歌相似,万变不离其宗,句式可以变,但文章的根本没变,仍然文辞畅达、语言准确、意义明朗。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封禅

7、与议对被分为两种文体。由于封禅文使用情况的特殊性,具有鲜明的政治传承性,且不与一般的应用类文书相似,它多使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质。张华的这篇《封禅议》写于太康元年,西晋灭吴统一天下之时。开篇:“太康元年九月庚寅,尚书令……司空张华等奏曰……”,结尾:“是以不胜大愿,敢昧死以闻。请告太常具礼仪复上。”中间从“议一”到“议六”,历数古代帝王封禅立德之举,陈述晋国灭蜀吴、平天下之功,结构简洁、逻辑清晰。内容上则以唐虞禹舜为先鉴,祖业功德为依据,俯协民志为必要,极尽劝说晋武帝登封告成。这里所使用的手法与《废杨太后议》一致,《废杨太后议》一文有

8、“今党丼所亲,为不母于圣世,宜依汉废赵太后为孝成后故事,贬太后之号,还称武皇后,居异宫,以全贵终之恩。”同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